对于技术类成果来说,如果无法进行产业化对现实生活产生实质影响,则在一定层面上意味着是对前期科研投入的浪费。成果转化就是要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
所谓“孤岛现象”是指一个自我循环的相对封闭的科技体系,科研工作者从申请项目、立项到结项都是按自身科研导向来完成的,缺乏对实际价值、产业化应用、转化难度等市场导向方面的考量。
目前,科技人员的学术圈有一定的固化倾向,科研项目全程缺乏社会第三方的参与。社会对科技界的期待和评价,科技界自身关注不够。
传统的科研成果转化模式因为比较固化、封闭、缺乏市场导向等因素,从而在实际运作中产生了诸多问题。
案例 1
我们有更好的电池技术,但依然没有更好的电池
锂电池是动力电池的主力军,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发性能优异的电池技术。其中锂电隔膜是影响性能的关键部件,系锂电材料中技术壁垒最高的一种高附加值材料。随着市场对高性能锂电池的需求越来越高,相应对锂电池隔膜技术必然会有更高的要求。
在我们参与咨询的产业化运作案例中,有一位浙江大学的从事多年该领域研究的教授,他研发出了一种改性PP锂电隔膜和锂化的PI隔膜,突出高耐热性与高功率性能,可以做到180度处理1小时无形变,从整体指标来看堪比国际龙头旭化成株式会社的产品,在国内高端隔膜市场中没有技术性能比它更优秀的产品。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