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半场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零食电商的竞争也越发白热化。回看所有零食电商的发家史,百草味可以说可圈可点:
2016年,百草味年销售额达到27亿,此时距它转型线上仅仅只有7年时间。再从双十一成绩看,百草味的销售数字几乎是指数级增长:从2011年的50万到2016年的2.52亿,增长了500多倍。不可否认的是,新零售时代零食类电商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前老对手谋求突破,后有个性品牌异军突起。特别是流量红利消失后,不少商家开始了“被唱衰”的焦虑。
4月27日,百草味CEO王强、CMO王镜钥在公司年会上提出了一个“小目标”:3年后年销售额达到100亿!
这个看似振奋人心的小目标,与互联网下半场的时代焦虑,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反差萌。那么,拿什么实现这个小目标?百草味给出的答案是这5大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自7年前砍掉所有线下店后,百草味再次开始反哺线下,还提出了新零售时代下的第一个小目标。
“100亿,还真的是个小目标”百草味CEO王强在年会上这么说。种种迹象表明,“新零售”风口已经袭来,如今百草味尝试重新回归线下,除了线下商超渠道的全面布局之外,“一城一店”计划也在进行中。自去年8月份与“好想你”合并后,双方还将在品牌和供应链等方面进行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线上线下融合。
众所周知,百草味此前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发生在2010年。这一年,百草味尝试转型电商,随后立即关掉了所有的线下门店——这对当时已经掌握了不少高校学生市场的百草味来说无疑是个颇具风险的举动,即使后来被验证这个选择是无比正确的,但当时依旧让不少人捏了一把汗。
“这个改变,让我们经历了互联网和时代的洗礼,一举成为当今中国顶尖的互联网食品企业之一。”王强说。
此次重新打通线上线下,是他们的又一次转折点。从公开数据看,从2010年到2016年,百草味年销售额突破了27亿,积累了2000万的用户。这2000万,不是简单意义上的2000万。对于以各类社会关系为场景的零食企业来说,2000多万意味着千万的中国家庭——通过产品和服务,百草味已经和他们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销售目标来说,百草味2020年目标实现年销售额100亿。据了解,2016年100亿销售额的休闲食品公司已经能够排到全球第20名。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百草味想要要成为一家全球化的食品企业似乎并不遥远。
第二个变化,人已经变成了第一决定要素,“货-场-人”已经转向了“人-货-场”,用大数据打通“泛用户”和“精准粉丝”之间的壁垒已经势在必行。
作为零售企业,本质是为消费者提供产品。所以消费者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百草味CEO王强提出,新零售是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以数据做驱动的泛零售形态,它将原先的“货-场-人”消费路径变成了“人-货-场”,人变成了第一决定要素。
对于企业来说,消费者就是用户。这里百草味提出了一个“泛用户”的概念,在这个概念里,用户不仅仅是消费者,而是包括所有员工和合作伙伴在内的,和百草味发生过任何关系的人。
那么课题来了:如何让这群“泛用户”,转化具有消费黏性的“精准粉丝”呢?2017年,百草味确定了“极致服务消费者、优化公司运营、重构供应商关系”三个方向。
极致服务消费者是打通“用户”和“粉丝”壁垒的重要手段。所谓极致服务,就是需要构建极致的全流程用户体验,让消费者在“认知、进店、购买、收货、评价”的购物全流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用户体验的优化。
有一个具体的举措是:2017年百草味将成立大数据中心,对客户进行精准的全息画像以及更深度的挖掘。所有部门负责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为了服务消费者而进行升级。
除了消费者,百草味把优化公司运营和重构供应商关系提上了日程。在一定程度上,公司员工和供应商是公司产品最忠诚的用户。在优化公司运营方面,百草味在人事和组织架构上进一步升级,增进了部门之间的配合。在与供应商的关系上,双方从单纯的“买卖关系”变成了“亲密的合作伙伴关系”,重新构建了利益共同体。
目前中国的食品供应链并没有形成体系化,百草味这种自下而上的举动,也有助于共同来推进中国的食品企业格局,促使整个食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为未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第三个变化,是百草味迅速地从“流量思维”转变成了“产品思维”。出于“产品思维”,CEO王强计划了百草味2017年要做的三件事:成立食品研究院,形成产品小组工作制,构建全新产品体系。
其实这两种思维之间的转变早有端倪。前不久,罗振宇宣布《罗辑思维》的周播视频停更,退出其它音视频平台,只在罗辑思维旗下的知识服务应用“得到”App独家更新。和内容分发做流量的流行思维截然相反,在罗振宇看来,“产品思维”比“流量思维”更能打动用户。
百草味同样如此。他们认为在新零售时代,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往的追求,也不仅仅依靠流量平台的捆绑,他们越来越注重食品的健康、新鲜、个性,在消费主流换挡的情况下,新品的研发、创新的营销成为非常重要的手段。
按照百草味的定位,5年之内它始终会是一家食品生产、销售和服务提供商,不会衍生出其它的商业服务模块。2017年开始,他们开始构建全新产品体系:进一步布局全零食发展的产品模式,打造消费者一站式购物平台。
2016年百草味于行业之先提出了“短保”的全新食品生产标准,同时与母公司“好想你”共同研发出了“抱抱果”这款风靡2016年的明星食品。百草味计划投入巨额资金建立食品研究院,开展专项的食品科学研究。同时,百草味还准备成立产品小组工作制的运作方式,促进各个部门更高效、更制度化地协同完成产品研发与设计。
第四个变化,是百草味的品牌定位将从“趣味零食探索家”再次升级。以此为驱动,全面提升产品和服务。
互联网红利时代已经过去,企业必须要用品牌来拉动销售增长。在百草味看来,未来将是品牌势能引导一切的时代,品牌是未来3到5年百草味转型的关键所在。
百草味的品牌定位将从之前的“趣味零食探索家”再次升级。
从产品和服务两个方面看,产品力上百草味会将采用全新的食品标准体系,让产品除了健康之外,同时赋予好吃的定义。在体验和感受上,百草味已经建立了专业的内容服务团队。打造惊喜化的客服体验的同时,百草味也会探索非常多有趣的生活方式。
不论什么品牌,个性表达已经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厌倦了城市,类似半农主义的田园生活成为青年创业圈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生活主张,让他们的衣食住行都产生了变化,也衍生出了一系列新的小众品牌。
在百草味CMO王镜钥看来,“随着现代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追求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新兴消费模式正在挑战传统。很多的小众食品品牌在吸引着年轻人或者是中产阶级的目光,他们有个性鲜明的品牌态度。”
第五个变化,是公司提出了“让更多人吃上健康的食品”的企业使命。用CEO王强的话说,百草味本质上是一家使命驱动型公司。
实际上,“让人们吃上健康的食品”这个梦想已经支撑了百草味13年的发展,也让百草味从小小的门店壮大成了全国领先的零食巨头企业。
时代在发展,越来越多新兴食品力量在兴起,他们正在蚕食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很多老牌的食品企业将会被打击得猝不及防;消费的增长放缓,2016年国内消费品增速再创新低,食品、饮料、乳制品的增速是1.1%、0.5%、4.2%,增速低于2015年;消费升级、健康化趋势将席卷各个细分领域。
尽管如此,百草味还是在高速发展中换来了2000多万用户、27亿的年销售额。新的形势下,百草味提出了一个新的使命——“让更多的人吃上放心健康的食品”。
虽然仅仅只有有几字之差,但在百草味看来,这个使命的变化是巨大的,意义也完全不同。百草味CMO王镜钥说,“这个变化源于这个世界的改变,时代的变局让他们准备好了“做更伟大的事情”,也已经有能力可以支撑起这个‘野心’。”
未来已经到来,只是尚未流行。过去7年,百草味在急剧地成长和变化。面向未来,他们也已经做好准备,在商业模式、运营管理系统、企业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升级。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