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供给侧改革专家张健:浅析农业县域供给侧改革

文章来源:中国消费商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4-20 12:36:22

 农业县域也称第一产业县域,其主要特点是农业及其延伸产业的发展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而且占有的比重超过60%。由于在中国大多数农业县域都是比较贫困的县域,因此改革势在必行。笔者根据多年研究,找到了几条适合农业县域供给侧改革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农业县域供给侧改革首先要找准适合自己县域生长的农作物。全国各地农业县域比较多,但是由于各地土壤、气候、水源、光照量等客观条件的不同,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也不同。因此,选择适合自己县域的农作物比较关键。比如山东的栖霞市,由于其土地以山区丘陵为主,传统农作物根本无法大面积种植,但是该土壤特性及气候特性却适合苹果的生长,于是栖霞苹果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特产。

其次要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使农业种植规模化、产业化。中国传统的耕种方式就是分田到户,在改革开放初期,与吃大锅饭相比,的确大大提高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产量也逐年上升。但是,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继续实行分田到户的政策使得单位种植成本居高不下,加之进城务工所带来的收益远远大于种植农田的收益,使得农民种植农作物的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因此,我们要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土地所有权、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把土地集中起来,规模化种植,原有土地承包者可以进城务工,也可以被经营者返聘,这样一来,不仅大大降低了单位种植成本,还使得劳动力得到释放和有效安置。

第三要产业链延伸,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带动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第一产业的比重过高,势必造成县域经济的严重依赖,从而造成县域的竞争力不高,抗风险能力的下降。而增加县域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就要以规模化种植的农作物为核心,延伸产业链的上下游,从而带动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比如,北京平谷大桃,上游可以加大树苗、农药、化肥等产业等发展,下游可以带动果实套袋、运输、农用机械、加工企业、纸箱厂、果袋厂等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三次产业的产业链一条龙发展。

第四要利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互联网+”等政策红利,大力发展和孵化一批有竞争力的互联网企业,把当地的特色产品、规模化种植的产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推广到全国,甚至全世界。比如五常市政府带着38家五常大米生产企业和天猫结盟,天猫商城成为五常市政府在电商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五常市政府与天猫签订了首发独家保护协议,在6个月的保护期内,100多款五常大米产品只跟天猫一家线上平台合作。除此之外,五常市政府还筹建了“五常臻米网”、建成了农业物联网中心,使得年产量15亿斤的大米一经上市就被哄抢一空。

第五要加强人才引进及培养。一类人才是种植技术人才,有了这类人才就能保证农作物的健康成长和增收;一类人才是经营管理人才,有了这类人才,就能保证产品的销售渠道畅通,企业经营有序;还有一类人才是互联网人才,有了这类人才,我们就能利用“互联网+”的政策红利和互联网思维,使得产品信息病毒式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从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第六要要推进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同时要改善农村金融供给,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使资金得到快速和有效的利用。比如吉林省创新推出“e农管家”“网贷通”“邮掌柜”“农民钱包”等涉农网络金融服务,深入实施“四个一”“金穗惠农通”工程,覆盖8589个行政村,占行政村总数的92%以上,使农户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信贷融资、电子商务等便捷服务。

另外,农业供给侧改革要还要注重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健康产业,积极发展特色小镇的建设,大力改善乡村的卫生条件,促进生态乡村的快速发展。尤其对于中西部地区,由于基础条件落后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但是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特色产品比较多,可以根据当地特色建设特色小镇,增加旅游效益。同时,基于特色产品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增加区域的竞争力。

总之,农业县域的供给侧改革要深切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抓住供给侧改革的政策红利,一举突破现有困境,实现自身进入良性发展的正确轨道。张健,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