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我们平时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有害怕犯错误的心理,这主要是对“错误”没有正确认识的造成。其实学生有时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能给教师提供很多有效信息。教师可以通过“错误”了解他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知识掌握得不好或有待于掌握,教师要重视对错误的分析环节。有些老师认为错误的分析会占用宝贵的教学时间,从而降低课堂效益。其实不然,对错误进行分析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语言错误 错误原因 纠错时机 纠错方法
由于英语学科的特点,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发生错误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对于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从某种意义说,英语教学过程就是不断发生错误和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那么我们小学英语教师应如何有效处理小学生英语学习中的“mistakes”呢?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正确看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
首先,英语运用本来在学生生活中出现较少,所以不可能一次性就掌握目标语,在达到预期目标前,他们必然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语言内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一些语言错误是很正常的。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对学生的错误产生困惑和不解,更不要不惜一切代价去排除学生犯错误的可能性。
其次,学生个体发展是存在差异的,学生接受能力方面的差异不可否认。在同一班级中,有的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好些,有的数理能力发展好些,在同一学生身上,不同的能力发展也是不同的,比如说数理能力,语言能力、空间感观,在同一班级学生身上,有的发展早一些,有的发展慢一些。因此,发展的迟缓的那个方面,出现错误的几率就会多些。
另外,同在一个班级里学习,由同一个老师教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状态也不同,所犯语言错误也必然大不相同。
二、正确分析学生发生错误的原因
要有效地纠正学生的英语语言错误,就必须明确错误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笔者认为,小学生发生语言错误的主要原因如下:
1.语音的错误。如小学生初次学习英语中thank you ,为了便于记忆,用“三克油”来标注读音,因此读成了汉语中的“三克油”。再如:为了方便省事,很多的学生由于汉语中的方言影响,就把长元音念成短元音。这样,seat读成了sit;fourteen 读成了forty; short读成了shot。也有学生难以区别相近元音、辅音发音,例如,glass 与 grass ;nine与line; mouth与mouse; nurse 与nose,四年级的很多孩子把这几组单词读成一样的发音。
2.词义的错误。很多小学生,在用英语进行表达时,喜欢用汉语进行思维。如在英语中,学生在学习“我长大后想做一名医生。I want to be a doctor when I grow up. ”,许多学生会翻译成“I want to do a doctor when I grow up.”。再例如:挣钱可以说成earn one’s bread。学生想,bread (面包)可以表示money(钱),那么汉语里的饭碗,就可以表示工作,因为有了工作,饭碗里才有饭,于是他们就会说出I lost my rice bowl。而他实际要表达的是I lost my job。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是绝对不能把I lost my rice bowl 理解成I lost my job。
3.语法的错误。如冠词的省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冠词的省略是小学生经常会犯的错误,这是由于汉语表达中经常没有冠词这一现象造成的。如很多学生在翻译“我会弹钢琴。”时,会说成I can play piano.正确的翻译应该是I can play the piano. 在汉语中,一个动词可以作为一个问题的回答。如:上周你去农场了吗?去了。因此,他们在用英语表达同样的意思时,就会出现错误的回答(—Did you go to the farm last week? —Yes, I went.)。实际上,went,应说成Yes, I did. 这样才符合英语的语法规则。例如:She have a new pen.I'd like watching cartoons.I often do my homework in Sunday morning.I like apple. Do you like skate? 等都是小学生在平时的口语交际中容易出现的错误。
比如我们可以说:The girl is in a blue jacket. The girl is dressed in a blue jacket. 但我们不能说The girl is worn in a blue jacket.很明显,小学生之所以会犯以上的错误,并不是受到母语的干扰,而是受到已有的英语知识的干扰。只注意到句子的表面结构,没有理解句子的深层意义。
4.言语行为错误。还有一些错误跟小学生的英语言语能力无关。如一个学生说Behind the tree is black dog. 在这个句子里,他省略了不定冠词,这显然是错误的;再例如,学生在学习现在进行时,在表达中经常遗漏“be”动词,“Look, the boy swimming in the lake.”。那么,这些错误能说明什么问题呢?一个可能是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要在一个句子里加一个冠词和be动词,另外一个可能是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已经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加以纠正,他就在这black dog 前加一个不定冠词a,在swimming前加is;如果是第二个可能的话,那么这个错误就跟说话者的言语能力无关,而跟他的言语行为有关。
5.文化意识错误。它是指文化习俗不同而引起的错误。例如,我们在得到别人夸奖后常说“哪里,哪里,不怎么样”而西方人则常说“Thank you!”如果学生回答说“No! No! Not so nice!”外国人听了会很奇怪。又如,英语中人们分手时常说“Goodbye,Bye-bye!”但中国客人常对主人说“请留步”,主人则说“请慢走!”或“请走好!”如果在英语中据此说出“Go slowly”或“Walk well”,听起来就会十分别扭。
三、巧妙把握纠错时机
目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两种相对立的观点:一是有错必纠,二是对错误听其自然。前者只管语言形式,不管语言内容,挫伤了学生语言交际运用的积极性;后者只注意语言的流畅性,忽略了语言的准确性,难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交际能力。那么,何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笔者认为,这不仅与课堂教学期待的目标相关,而且与课堂教学活动类型相关。如果教师期待的活动结果是学生在活动中或活动后能流畅地用英语表达思想,比如教学英语数字,引导学生通过询问教室里的物体来运用数字,学生会问, “--How many computers in the classroom? --There is only one.” “--How many books in your bag? --There are seven.” 学生对数字的表达是十分准确的,但在问题中遗漏了“there be”,教师就不应该有错必纠,而应该在学生完整表达思想之后才纠正错误。如果老师过多地介入学生“说”的过程,势必会影响学生流畅地用英语来表达。但是如果教师期待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准确地使用目标语,那么及时纠正错误就是必须的。比如学生在学习“there be” 结构表达时,学生也经常会问,“--How many teachers in our school?—There are eighty.”,正确的表达应该是“--How many teachers are there in our school? —There are eighty.”,由于在此主要引导学生运用“there be”结构,而学生在表达时却疏忽了,我认为教师在此时就应该及时纠正,帮助学生正确运用目标语。
当然,不及时纠正错误并不意味着对错误视而不见、听之任之。笔者在一次听课过程中,记了以下一段师生交流对话:
T: What did you do last Saturday, Mary?
S: I watch TV, and do homework.
T: Oh, great! How about you, Tom?
S: …
此案例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学生无法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长此以往,学生会在英语学习上产生很大的障碍。语学习上产生很大的障碍。这是孩子们首次接触这一新句型,所以当立即纠错,让学生清楚的知道一般过去的用法,动词要用过去式。 纠错要做到适时、适度,当然更要得法,以防挫伤孩子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四、运用正确的纠错方法
纠正错误是指,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出现的各种错误,如语音、拼写、词汇、句型、语法以及不符合西方文化习俗的错误等,给予指导和帮助。因此,掌握正确的纠错方法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提高综合表达能力。我们常用的纠错方法有:
1.直接纠正。如果学生发生了错误,教师可以直接向他指出错误,然后请他重说一遍,待他们回答正确后,千万别忘了表扬和鼓励,以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如果教师说“Would you repeat it again?”或“Please say it again,OK?”还不足以引起学生对错误的注意,此时教师应该重复学生说错的话语并在出错的地方改变声调以凸现错误。案例:
T: Make a sentence with “have”.
S: He have a car.
T: He HAVE a car?
S: He HAS a car.
T: Very good. He HAS a car.
2.学生互纠。教师发现学生说错时,可以要求学生重复一遍。例如,婉转耐心地对学生说:“Would you repeat it again?”或“Please say it again,OK?”这样,既可以暗示学生“你的句子有问题”,又能让学生很乐意改正错误。如果教师指出某一学生的错误后,学生仍然不能自己改正错误,教师可以试探性地询问其他学生:“Who can help him/her? Who wants to try again?”案例:
T: Make a sentence with “have”.
S: He have a car.
T: There is a big mistake in your sentence. Can you correct it?
S: Mmmm… No, I don’t know.
T: Who can correct him? Who wants to try again?
这样既激发全班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又不会伤害这个学生的自尊心。
3.采用提问。教师发现错误时,可以提问说错的学生,也可以提问其他学生。案例:
T: Can you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your father, Tom?
S: My father is 40 years old. He is very high. He is a doctor. He works in our City Hospital…
T: Oh, good. Very good, Tom. You said your father is very HIGH? What word can we use instead of HIGH?
S: Er…yes, TALL. He is very tall.
这样,既可以让说错的学生改正错误,又可以让更多的学生避免产生同样的错误。
4.运用体态语。教师利用体态语来暗示学生错误,比较含蓄,学生也容易接受。案例:
T: What’s your name?
S: My name Tom.
T: Oh, good. My name IS Tom?
S: Yes, my name is Tom.
T: Hello, Tom.
教师在用表情或手势暗示学生错误时一定要适度,如双手一摊、面带笑容地耸耸肩膀以示学生出现了错误。
5.书面作业纠错。在批改书面作业时,如果每个错误都由教师直接纠正,必然使学生感到丧失信心。最好的方法是,除了特别需要给出正确答案的地方以外,可以由教师在错误部分划线或打问号,让学生知遭这些地方错了,由他们自己改正过来。
五、纠错时的注意点
首先,在纠错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注重学生的个性与特点,重在鼓励,防止学生产生过分的焦虑和挫折感,更不能讽刺挖苦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积极性。
其次,纠错应分门别类,区别对待,做到失误不纠,错误要纠,应当纠则纠,不当纠则放。
再次,在纠错时,不要过多使用同一种纠正策略。在选择纠错方式时,应综合考虑教学效果、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性格特征、情感因素等,做到多种纠错策略灵活运用。
最后,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收集学生的常见错误,对学生的错误做到心中有数,最好能够预见学生所犯的错误,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把握重点和突破难点,争取教学的主动权。
总之,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给予学生出错的机会。否则,不但会剥夺学生探索知识的乐趣,也会使他们变得谨小慎微,懒于动脑、动口和动手,并且疏于尝试。语言错误是语言学习过程的窗口,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部分,是学生学习语言、内化知识的外显反映,是学生走向完美的路标。它不是一种消极无益的因素,而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因素。只要教师认真分析、有效利用这一因素,就能最终纠正学生的错误,使学生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准确地掌握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供稿人:绵阳市安州区迎新乡小学 高晓庆)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