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婷婷调侃陈士凯,因为一个垃圾桶走到了现在,才有如今的思岚科技。
曾婷婷入职思岚科技时,十几个人的思岚科技都是一水儿的技术员,曾婷婷跟着他们一起带着产品跑展会,“革命情谊就在实战中建立起来了,互黑也成了情谊的一种表现。”
陈士凯对同事的调侃并不介怀,笑言垃圾桶机器人是真事。有一天,他坐在床上吃东西,垃圾无处可扔,垃圾桶又隔得太远,他想如果垃圾桶能够自己跑过来就好了。于是开始动手做一个自主导航的垃圾桶机器人,“不单是方便省事,更重要的是能够体现智能化,瞬间垃圾桶就高大上了。”
从一个想法到如今百人规模的公司,CEO陈士凯和四位联合创始人用了6年时间,专注于做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思岚科技(SLAMTEC)因此得名。
从RoboPeak到Slamtec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陈士凯和朋友们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研发一些科技产品,便组了一支创客团队RoboPeak。2010年,RoboPeak开始研究激光雷达传感器,并成功研发了一款产品,有一次,他们带着自己的产品参加科技展会,发现自家产品与别家对比并不逊色,还得到一群人的认可,于是陈士凯萌生了辞职单干的想法。
2013年,陈士凯开始专门做Slam,后来四位联合创始人相继辞去工作加入了思岚,致力于研发高性价比的服务机器人定位导航解决方案。
5个人的团队维持了一年,首年获利200多万元。陈士凯透露,曾经一家公司顶着合作的名义来探查思岚的技术和运作模式,“那家公司觉得为什么我们5个人的团队都可以做得很好,他们的百人团队会做得更好,后来他们就开始着手做相同业务,直到现在,他们也没有做成。”
他认为,小团队有小团队的好处,“我们就像一颗钉子,时刻不停地在往深处扎,对他们而言,Slam只是个机会,但这却是我们拼尽全力都要抓住的救命稻草。所以在这块,我们可能比他们有优势。”
打造控制运动中枢的机器人小脑,以不变应万变
2014年,思岚科技开始扩充团队,走上融资之路。当时机器人自主定位还没有一个可预见性的市场,他们接触到了很多VC,大部分投资人建议他们把自主导航的技术应用到玩具上,开拓智能化的玩具市场,能够快速获益。不过他们还是遇到了一家支持他们做长远规划的投资机构,获得数百万元的天使轮融资。
2015年9月,思岚科技完成A轮融资,公司人员也在不断地扩充,人员从5个人变成了几十人,在激光雷达自主定位的研究也在迭代升级,陆续推出了低成本激光测距扫描传感器(RPLIDAR)、基于激光的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导航系统(SLAMWARE)与适于商业环境的宙斯(Zeus)机器人通用平台。
陈士凯认为虽然思岚科技推出了多款产品,但核心技术依然是Slam,目前思岚科技的产品主要应用于商场、银行、医院、办公场所等。“我们想做一个标准化的开放性平台,无论哪种品类,都能够基于思岚的技术,有一个标准化的体验。”
基于现有技术的机器人小脑正是陈士凯致力于为多个领域和场景提供的标准化产品。陈士凯告诉亿欧,思岚的技术不仅是想让机器人拥有一双眼睛,完成自主行走,更重要的是构建一个机器人的“小脑”,小脑控制人的运动神经中枢,可以自主定位、地图构建,并完成路径规划,“我希望未来机器人依靠小脑可以知道目的地该怎么到达,而不是思考该如何迈开双腿。”
实际上,我们干的是脏活、累活
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个公司花了十几万块钱购进一套软件技术,结果到手的只是一张光盘。陈士凯这不只是个笑谈,也是事实,“很多用户都觉得,我买了你这个技术,是直接能够使用,但其实不是的,它是一个标准化的程序”,为了能够让用户认识到思岚技术不只是一张光盘,于是他开始将技术由软件向可视化的模块硬件转变。
陈士凯举例,为了向客户展示模块化的技术应用,便将可视化的模块用胶带绑在平衡车上,将平衡车里的通讯和数据结构与承载定位导航系统和激光雷达的模块相连接,调试之后,平衡车就可以自主移动了。“实际化的操作能很容易说服客户,让他们知道我们卖的不只是个小小的模块,也是一项可以实际应用的技术。”
为用户实地进行技术演示对陈士凯而言已是家常便饭了,虽然身为CEO,他很多事情依然亲力亲为。曾婷婷调侃陈士凯,每天从早上9点忙到凌晨3点,“他最让我钦佩的是,每天这么忙,竟然还有时间生了宝宝。”陈士凯笑说太夸张了,“整天这样长时间高压力工作,身体怎么撑得住,虽然每天工作很晚已是常态,但周末还是要抽时间陪家人的。不过我们干的确实是脏活、累活。”
从服务到工业,高性价比依然是落脚点
根据IFR(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显示,2015-2018年期间,家用服务机器人的全球销量将会高达2590万台,市场规模高达122亿美元,超过2014年市场规模的5倍,2015年全球家用清洁类服务机器人的销量约为370万台,销售额约为12亿美元。专业服务机器人的销量将达到15.2万台,市场规模会上升至196亿美元,接近2014年市场规模的5倍。
激光雷达和自主定位技术最早应用在工业上,精细化和专业度远胜于服务业,陈士凯认为应用在工业、军工方面的技术若应用在扫地机器人上,未免有些大材小用,“其实家用服务机器人的技术并不会要求达到工业水准,价格自然也会下降,所以我们主打的是低成本、高性价比的激光雷达自主定位技术。”
目前思岚在扫地机器人方面能够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扫地机器人的市场很大,在未来一至两年内会极速扩张。不能说扫地机器人不是刚需,因为没被验证的刚需都是一个伪命题。”
随着技术的完善和推出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思岚技术逐渐被一些工业企业应用,“有一些工厂常年是恒温恒湿的,比家用的环境更简单适用”,陈士凯透露,虽然思岚的技术距离真正的工业化水平还有一段距离,但他们正在往更高精细、高性价比的方向努力。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