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面皮是全国凉皮的四大流派之首,汉中一度被誉为面皮之都,有比较认可的历史地位;2011年,汉中面皮经认定为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陕西第四个凉皮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员,汉中面皮的历史地位与投资价值再度提高;近期,由山河堰(汉中面皮)文化传播策划、投资的汉中面皮产业门户网站与订餐平台开始进入平台设计,预计5月底开通。
为了推动汉中面皮这个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全国唯一一家致力于汉中面皮公益性推广的机构山河堰(汉中面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继2010年投资举办首届汉中面皮文化节后,之后历时5年走访了汉中十县一区2800多家商户,并远涉安康、甘肃、河南、山西、广东等省26个城市考察,走访近千家商户,自办公益性《汉中面皮报》10期推广宣传,目前已整理编辑行业教科书《汉中面皮开店必读》。
2017年,山河堰(汉中面皮)文化传播已开通汉中面皮的外宣微信公众平台,近期着手策划、设计、投资汉中面皮产业门户网站与订餐平台--汉中面皮公社。
汉中面皮公社第一功能是宣传汉中面皮及其流派,推介汉中面皮业品牌与创业先锋,传播汉中面皮业文化与最新资讯;另一方面,汉中面皮公社讲面向在外汉中游子提供多层次的的正宗汉中面皮订餐与配送,有配套的餐品设计与制作,及线下的同城配送投递体系。
线下百家连锁专卖店
为弥补在外汉中面皮经营点分布不足,汉中面皮公社还策划营运全国百家特许加盟连锁专卖店。
依托自行研发汉中面皮单店无厨化工作平台,及总部的调料量化,汉中面皮公社将在平台开通后启动线下百家连锁专卖店招商计划。
汉中面皮公社快递局
对于同区域无法订餐及同城配送的地方,汉中面皮公社还成立专门机构--汉中面皮公社快递局,为在外的汉中游子提供快递。
汉中面皮以米为原料,经浸泡、磨浆、加水稀调、上笼蒸熟,冷却后切成细条,即制成了柔嫩光滑、口感上佳的美食,深受人们喜爱。但汉中面皮的即做即食、不易储存的缺点,制约了汉中面皮的远程发展。
汉中面皮公社延聘专家团队试验对方便米皮生产工艺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半干法、蒸制法与稀浆料挤压法加工方便米皮,测定加工产品的感官及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稀浆料挤压米皮产品与汉中米皮口感相近,凝胶特性适中,产品复水时间为6 min,溶出率为8%,耐泡性高达30 min,投资少,成本低,是汉中方便面皮生产的最佳工艺;汉中面皮公社通过请教专家及自行研发,目前成功试制出保鲜期长、柔性好的汉中面皮,有力推进了汉中面皮产业的转型升级。
山河堰文化传播公司韩总说:
我2010年投资汉中面皮的推广,原来只是基于在外汉中人的一份家乡情怀,我本人既不开设面皮店,亲友中也没有从事汉中面皮经营的人员,当时只是想以汉中面皮文化节这个产业推广模式,来推动一下汉中面皮行业发展,像沙县小吃一样有头有脸的做起来。
从2010年到2017年中,除中间一年多有停歇,基本都在做汉中面皮的走访、考察、座谈、交流与品牌培育的基础工作;真正近距离走近这个行业,发现这个行业大量的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行业文化的挖掘与配套的行业服务平台严重缺失,这极大的制约了汉中面皮的健康发展。
2017年前的6年,山河堰文化传播一直在公益性非赢利推广汉中面皮这个行业;2017年起,我们的工作将过渡到汉中面皮产业的平台建设上,近期我们投资的汉中面皮微信平台,与汉中面皮产业门户网站与订餐平台--汉中面皮公社,分别从不同角度、层面、运营模式上为汉中面皮发展提供信息通道和发展动力,我们希望大家理解、支持与一起来行动。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