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抓好金融体制改革是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改革的重心放在了支持实体经济,防止脱实向虚。和往年不同,今年更加强调防控金融风险,对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要高度警惕。
笔者注意到,今年是“互联网金融”连续四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而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态度也是从2014年的“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到了2017年的“高度警惕风险”。
连续四年提及互联网金融 风向渐变
2014年是互联网金融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的第一年,也是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一年。这一年受报告中“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影响,普惠金融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互联网金融开始异军突起。以P2P为例,网贷天眼发布的2014年网贷行业年报显示,2014年底网贷运营平台超过1800家,环比增幅112%。
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风险逐渐暴露,对于行业的监管也渐渐提上日程。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两处提及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监管力度逐渐加强,2015年7月18日,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下发《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被业内人士看做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风向标,指导意见明确分类监管原则,并将互联网金融分为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以及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六大类,此后也成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的“基础大纲”。
随着更多的风险爆发,互联网金融从2015年的持续爆发逐渐回归到了健康,从而出现了2016“监管元年”的出现。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改革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扎紧制度笼子,整顿规范金融秩序,严厉打击金融诈骗、非法集资和证券期货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随之而来的是各细分领域监管细则的密布出台,典型代表P2P领域开始加速洗牌和淘汰,行业逐渐规范化发展,行业新格局从新建立。值得一提的是,在分类监管和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行动的同时,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挂牌成立,蚂蚁金服、人人贷、陆金所、京东金融、银客网等一批互金企业成为首批会员。
风险把控上升历史新高度
互联网金融核心还是金融,而金融的本质就是把控风险,这是行业所有人都认可的事情。2017年互联网金融再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当前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要高度警惕。稳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有序化解处置突出风险点,整顿规范金融秩序,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
全国政协委员、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已经开展10个多月,事实证明,这项工作非常有必要。互联网金融有不同形态,比如P2P、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资产管理、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等,有的监管规则比较清楚,有的监管规则还在完善之中。会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对互联网金融进行分类处置。同时强调,在处置过程中需要注意,始终把投资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从事非法金融活动。
银客网创始人林恩民认为,最大的商业价值一定是社会价值的变现,互联网金融最根本一定是要服务实体经济。同时风险防范必然成为行业发展和公司发展的首要任务,过去的一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趋势整体趋好,但是风险依然不容忽视,未来一段时间规范还将成为行业主基调。
全国政协委员贾康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金融和互联网的结合不是谁颠覆谁,而是互相渗透互相助推发展。互联网金融的行业整治,目的在于防风险,虽然现在行业看似有所萧条,但肯定还是要发展,过了某个临界点就可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而且是规范后在新的层面上的一轮上升期、进而生机勃勃的发展,这一点很值得观察和期待。
林恩民同时也认为,规范发展是行业发展的必然,不合规范的平台终将被淘汰。未来一段时间互联网金融行业将会处于“阵痛”期,但是相信“阵痛”过后必然会迎来发展的春天。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