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道学 > 高道宫观 > 正文

江西天符宫 见证医道同源

文章来源:腾讯网 作者:风中的自由
字体:
发布时间:2015-02-05 08:45:24

江西自古就有道医同源的传统,如汉末三国时董奉“杏林春暖”的佳话,魏晋时许逊“悬壶济世”的美谈。而萍乡天符宫是一座具有代表性的有着深厚道医传统的道观。

 

 

江西天符宫 见证医道同源

 

天符宫是一座具有代表性的有着深厚道医传统的道观

晋代宫观 历史悠久

在萍乡地方志书中有两段文字记载了天符宫的历史:一段是《萍乡县志》卷二:“天符宫在城南二里许山上,邑人呼为高山庙,山顶有井,晋太和年间,民多疫,乞水于井获愈,邑人肖居斋立庙。”另一段是《萍乡地方志》:“萍乡高山庙位于办事处1.1公里山坡边缘,环城路南侧,东临宝塔岭,南连市苗圃,西靠漆山里,晋太和年间(366),建天符宫于高山顶,故名。”从这两段记录中,我们可以得知如下信息:一是天符宫原名。古人称天符宫为高山庙,这一名字至今依然保留着,不过现在已变成萍乡妇孺皆知的地名。二是天符宫的地理位置。天符宫位于萍乡城南2里左右的高山上,如今这里已成为繁华的都市区域。三是天符宫的建造时间。天符宫建于晋太和年间,距今已有1650多年的历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四是天符宫的建造缘起。天符宫的建造缘于当时老百姓为解除疾病痛苦而来这里求医问药。虽然志书中只是简单地说“民多疫,乞水于井获愈,邑人肖居斋立庙”,但是从中可以推断出,天符宫在当时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不仅为难民解决疾病问题,而且也满足了广大信众的宗教生活需要。

 

 

江西天符宫 见证医道同源

 

天符宫声名鹊起

天符宫历来流传着这样的传说:每当萍乡瘟疫肆虐、民不聊生时,民众常常登山到天符宫,求取高山清泉的泉水。民众得到救治后,都认为是天符帝君显圣。从此,天符宫声名鹊起,慕名朝拜者趋之若鹜。每逢节(祭祀)日,地不分南北,路不论近远,从天符宫远眺,朝圣路上,人头攒动,热闹的景象令人难以想象,香火可谓盛极一时。

几毁几兴 道观犹存

 

 

江西天符宫 见证医道同源

 

天符宫虽屡遭战乱,其建筑群依然得以保存下来。

然而,天符宫随着朝代的更替,也经历了几次兴毁。关于天符宫的兴毁,在《萍乡地方志》中有明确记载:“明洪武七年(1368)戊申,寺庙被元兵所毁。甲寅年由汤文史重建。此后因战乱再毁,正德年间(1506)由侍郎焦立雄、危方伯率知县邓齐福重建。并增设翠微亭,由吴行纯赋诗以记其事。万历年间(1573),知县陆世勋劝修。”也就是说,天符宫在明初和明末各遭受过一次战乱毁坏,每次毁坏后都受到了当地官员的重视,很快进行了重建和恢复。重建和恢复后的宫观,规模都有所扩大。天符宫在清朝时又得到了一次重修。《萍乡县志》卷二记载:“嘉庆年间,公元1796年,丙辰,由里人重修。”至于当时重修的具体情况不明。在1600多年的历史上,天符宫虽屡遭战乱,但是经过多次重修,其建筑群依然得以保存下来。

杏林医道 传承至今

2009 年 3 月,天符宫得到了恢复。在广大道教信众的推举下,江西省道协副会长黎复熙道长担任天符宫的住持。黎复熙为萍乡人,全真道纯阳派坤道第 13 代传人,近代萍乡道教医学的第三代传人。她的师公李天泰、师父刘阳映作为近代萍乡道教医学的第一、二代祖师在萍乡儿科治疗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李天泰,1900 年 12 月 26 日生于湖南省醴陵市东乡渌石瑕,13 岁出家。1947 年,李天泰来萍乡横龙洞纯阳观任观主,当时观内外有皈依弟子上百人,均尊称李天泰为师公。新中国成立后,李天泰率十余名徒弟留守观内,靠种菜、采药、行医为生。上世纪 60 年代,仍坚持行道,终不还俗。1976 年后,李天泰医术更为精湛,且为人治病从不收诊费,疑难杂病药到病除,其德行之高尚,有口皆碑,萍浏醴宜等地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1986 年2 月 10 日,李天泰仙逝于萍乡城内磨盘石。李天泰仙逝后,其徒刘阳映嗣其业。黎复熙道长继承师公李天泰、师父刘阳映的遗风,发挥精通儿科医术的特长,自采自制草药医治患儿,不仅减轻了病家的经济负担,而且疗效显著,其医德医风深受好评。黎复熙道长并不满足,而是在道教医学方面继续探索,希望为医治现代患儿的疑难杂症找到一些新方法和新途径。

 

江西天符宫 见证医道同源

 

传承道医的千年古观天符宫

近年来,道长还致力于天符宫的未来规划和建设。天符宫整体规划占地7330余平方米,第一期工程是天符殿,这也是天符宫的第一重大殿,在2010年12月竣工。在此基础上还将继续推进天符宫后期工程,一是要改建灵官殿;二是要新建山门、三清殿、财神殿、集仙阁、功德长廊等殿堂及配套设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传承道医的千年古观天符宫将以崭新的面貌重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