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艺术资讯 > 正文

心在一艺 其艺必工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10-30 09:29:05

关欣 /文

  苏唐诗的摄影集《看见,不一样的故宫》日前出版了,其中不仅包括故宫的摄影画册,还有作者的散文随笔。两年来,我见证了他从选题的确定到执行,再到后期精心拍摄、细致编辑的历程,深为感佩。

  在古建筑摄影业内,苏唐诗被赞为“小城巨匠”。身为一名在河南虞城县工作了近30年的基层民警,他凭借热爱和热情、专注和专业,完成了太多专职古建摄影师都很难完成的任务,所拍摄的古建筑摄影作品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最近6年里,为了系统完成故宫系列选题的拍摄,苏唐诗往返河南商丘和北京40多次。

  为了拍摄故宫的雪景,他时刻关注北京的天气情况。2019年春运返程高峰期间,他好不容易抢到一张5个小时的站票到北京完成了故宫雪景拍摄,结果返程后又赶上故宫首次夜间开放接待游客的上元夜活动,苏唐诗还没来得及歇脚,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北京,在零下十几度的夜里,他一直不舍得放下镜头,不忍心放弃夜游紫禁城任何一秒的拍摄机会,手脚却已被冻得失去知觉。

  在拍摄雨中故宫的画面时,他顾不上穿防护服,只给相机套上袋子就专注拍摄,在雨里一扎就是半天。有一次,在临近故宫闭馆清场时,突然天降暴雨,十几秒钟雨停后,紫禁城上空风云变幻,极其壮观。苏唐诗舍不得离开,厚着脸皮一边和工作人员软磨硬泡一边狂按快门,终于留住了那一刹那动人的奇观。

  为了保证拍摄画面的简洁清澈、避免让其他游客入镜,他经常大清早就去故宫排队,第一个检票进宫,快速抢先占据有利位置拍照,拍完立即跑步赶赴后面的殿宇,将其他游客甩在身后。他常常是紫禁城进去得最早、走得最晚的游人。

  就这样,故宫已当了苏唐诗6年的“模特”,他也对这个“老搭档”了如指掌:道路门廊的位置、光线折射的角度、叶落的时间……事无巨细,如数家珍。不知不觉中,紫禁城的辽阔细腻、磅礴魔幻、阴晴雨雪、寂静欢喜……都定格在苏唐诗3万多张图片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所拍摄画面中呈现出了以平民视角看故宫的全新视觉语言表达:曾经象征森严等级的硕大门钉上,覆盖着布满岁月沧桑的劳动者的手;曾经深不可测的皇宫里,一个红衣小姑娘在妈妈面前撒欢奔跑,自由自在;曾经高高在上的太和殿广场,恢弘之余亦显和睦可亲;曾经遥不可及的古老的紫禁城与远处的CBD碰撞对冲,遥相呼应……

  苏唐诗镜头下的故宫大美,不只在于它的建筑结构、四季风情,以及它穿越数百年的厚重静谧、优雅庄严,更在于他没有昂贵高档的拍摄器材,没有能够利用闭馆时间或者可以涉足未开放空间拍摄的便利,没有拥有与众不同参观游览路线的安排……他没有嘉宾、专家、媒体等容易走近紫禁城的身份。6年来,他只是以一名最普通的参观者的身份,使用最寻常的器材,跟随着千千万万游客的足迹,扎扎实实以老百姓的视角记录下与人民真正融合在一起的、有血有肉有温度的故宫。他画面中的故宫,难以复制,因为创作者的专注、勤奋与坚韧;他画面中的故宫,可以复制,因为和创作者一样的每位普通游客都身处和感受着那一刻的故宫。

  苏唐诗的这本摄影画册也打动了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单霁翔在《看见,不一样的故宫》的序言开篇写道:“我和苏唐诗先生并不相识。他寄了一本样书给我,并附了一封信,希望我对他这本名为《看见,不一样的故宫》的摄影集进行评论。我理解他的意思,开始并不打算回复。但是当我翻看了这本画册之后,便改变了主意,决定为这位不相识的作者写上几句话。”

  就这样,苏唐诗将呕心沥血的成果分享给这位既遥远又熟悉的故宫“看门人”,并获得了认可。正如单霁翔在序言所写:“故宫之所以称为故宫,便是因为它属于历史,属于人民,属于新中国,属于新时代。它不应藏于深宫,不应站在旧时代的高处。我们让人民丰衣足食,再让紫禁城走入人间。在人民的心目中,故宫之大美才能恣意绽放。苏唐诗先生用镜头记录的,正是这样一种故宫之美。”

  两个素昧平生的人都曾把最赤诚的热爱献给故宫,都希望故宫能被更多人了解熟知。故宫即将600岁了,但是以它为代表的古老中华文明正以一种全新的面貌、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故宫是古老的,故宫也正年轻。苏唐诗感到自己要拍的东西太多了。他说:“我心中的故宫,其实很平常。平常的故宫里,每个角角落落,每个分分秒秒,都充盈着一种平常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