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艺术资讯 > 正文

作家齐一民历时近六年著新作《雕刻不朽时光》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9-27 13:06:55

  北京作家齐一民历时近六年,著就六卷本文学巨著《雕刻不朽时光:我用博文写春秋》(以下简称《雕刻》),并于近日出版发行。至此齐一民(曾用笔名‘齐天大’)完成了他一生中的第二十五部作品,《雕刻》是他文学创作中的一部重要作品,共140余万字,创作时间跨越六个年头,串联起二十一世纪初期中国社会复杂变化的生活面相。

  《雕刻》在作者心中,除了是一部笔锋辛辣的随笔散文,还是一部长时段的社会史。如果单从文字的审美上来说,《雕刻》众多篇目,既有王小波的飞扬和狡黠,也带有一些鲁迅的辛辣透彻。作者本人也非常欣赏鲁迅杂文的锐利,对社会现象同样带有天然的使命感。

  齐一民的作品,有一多半以职场、商场为背景,这得益于作者丰富的职业生涯。作者的工作经历跨越亚洲、北美洲多国;工作性质历经国企驻外商务代表、外企高管、创业经营、大学教师;知识背景覆盖商科、管理、文学、多国语言。如此强大的阅历,贡献出作者独一无二、丰富多彩的作品题材。

  《雕刻》之所以成为齐一民文学作品中的集大成者,这是因为这部作品的庞大,以及它的包罗万象。

  第一卷《钢铁是庙里炼成的》是作者于2006年的创作,这一年作者关注的主题是当时沸沸扬扬的新版电视剧《红楼梦》选秀。将近三十年间审美的转变,文化焦点的转移,“经典”解读的更新换代,时代思想的流变,一场声势浩大的选秀,不经意间透露出这些时代演变的消息。时隔多年再回忆起当初这场现象级选秀,若不是借作者连贯、及时的记录点评,2006年这场文化事件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又有谁能清晰描述呢?

  第二卷《灵与肉的缠绵与厮杀》创作时正值北京举办奥运会,书中有将近一半的内容是围绕奥运会展开的,正符合作者对这套书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