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艺术资讯 > 正文

改革题材舞台剧《苏州河的儿女们》将在上海公演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9-25 11:43:42

  金秋时节,上海的演艺市场丰富多彩。据某网站发布的演出信息,目前至今年年底,就有140多部舞台剧先后上演,但现实题材作品凤毛麟角,而改革题材作品,更是付之阙如。不过这一尴尬局面将被打破,记者今日在上海成龙电影艺术馆举行的话剧《苏州河的儿女们》信息发布会上获悉,该剧正是一部以上海新时期改革转型为题材的主旋律作品,将于11月初在上海共舞台ET聚场上演。

  发布会上,著名导演雷国华率主创团队亮相。上海市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沈伟民,普陀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春明,上海科技金融产业集聚区管委办主任、长风生态商务区投资公司董事长吴超等出席发布会。

  浓郁的苏州河风情和上海特色

  话剧《苏州河的儿女们》根据嵇启春同名长篇纪实文学改编,由成功创作改革题材话剧《星期日工程师》的青年编剧王丽鹤和原著作者合作完成。原著出版后,受到读者欢迎,被列入好书销售排行榜。原著广阔的时代背景、深厚的历史底蕴、生动的人物形象,为话剧改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从“文本”到“舞台”,该剧的人物、故事也由“纪实”改为“虚构”,并从塑造人物需要出发,增加了反腐等情节,以增强戏剧效果和艺术性。虽为虚构,但该剧所呈现的历史背景和苏州河风情,仍保持鲜明的上海地域特色。剧中苏州河由黑臭到水清岸绿、风景如画,老工业区从衰败到高楼林立、总部集聚;剧中人诸如爱岗敬业的基层“官员”、不忘初心的领导干部、忠于职守的“末代厂长”、知恩图报的农民工子女、从“小木匠”到商界“大王”的民营企业家,等等,同观众“似曾相识”,都是上海经济转型和城市变迁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

  以小叙事展现大时代

  在剧本创作过程中,担任该剧监制的锦辉艺术传播公司总经理、国家一级演员孙徐春,邀请上海文广影视局艺术总监吴孝明,著名导演、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李建平等专家“会诊”。专家一致认为,创作好一部反映上海改革和经济转型的舞台剧很有现实意义,建议根据舞台剧的特点,口子要小,人物事件要集中,充分表现产业结构大调整中人物的命运沉浮和情感冲突。

  根据专家建议,该剧以波澜壮阔的上海产业结构大调整为背景,将剧情聚焦于老工业区中位于核心区域的百年老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