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悬银盘,月洒清辉。
看着夜空越来越圆的月亮,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花好月圆时。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为庆祝中秋节,
全国各地大中小学的校园中也热闹起来了!
孩子们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共迎团圆佳节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孩子们,你们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吗?”中秋节前夕,在北京市密云区第三小学的课堂上,老师正在用中国传统皮影艺术为孩子们讲述关于中秋节的故事。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认真学习这门传统工艺,用皮影艺术讲团圆故事。
广东肇庆学院将岭南文化纳入日常教学中,将中秋节文化融入地方特色舞蹈中,让学生们在顾盼流转的舞姿间延续着中国人的文化记忆。
手艺在民间,传承在教育。山东省青岛市基隆路小学将课堂搬到民间,既让孩子们以传承人的角色参与到活动中,又能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学到 知识。
崂山面塑是崂山地区农村世代相传的手工艺面制品,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亲手制作馒头,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
走进徐州工程学院,一群黑皮肤的非洲小伙正随着铿锵激昂的鼓点,舞动着一条飞腾跳跃的“中国龙”。
徐州工程学院舞龙队队长王千秋表示,他们十分喜欢舞龙这一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希望能更好地学习和传承。
五禽操、汉乐队、传统武术、舞狮……在江苏师范大学,“润物无声”的艺术教育充满每个角落。学校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华桂宏亲自担任组长的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统筹全校美育工作的艺术教育中心,进一步理顺了大学开展美育教育的体制机制。
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城小学将国学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相结合。“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课堂上,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将《三字经》的韵律融入哈尼族传统体育项目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