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籍 活起来
注东坡先生诗 国家图书馆供图
中华典籍浩如烟海,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思想智慧和知识体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的“双庆”,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的“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将于9月7日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一、二、三、四展厅正式开展。该展汇集了全国20多个省份40余家公藏单位、30余位私人藏书家的300多种珍贵典籍文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外典籍展览中数量、规模、等级最高的一次。展览将全面阐发中华传统文化典籍精髓,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成就,通过精炼深刻的图文内容、珍贵罕见的古籍善本、丰富新鲜的科技互动手段,献上一场“让古籍活起来”的精神文化盛宴。
珍贵国宝 百代书香
第一展厅“国宝吉光”将以经史子集四大部类为线索,展现历朝历代在哲学、思想、科技、文学等各个方面的伟大成就。几乎所有展出文献皆为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珍品,包括已出版的18部《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原本。来自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的里耶秦简首次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展出,这是秦朝洞庭郡迁陵县的衙门档案,也是目前唯一一份秦朝政府档案,填补了《史记》、《汉书》中有关秦朝历史的大片空白,改变了战国秦汉学术史的面貌。
宋淳熙八年(1181)刻本《扬子法言》十三卷,是南宋时朱熹弹劾唐仲友公案的重要印证,皮纸印造,墨色莹洁,初刻精印,为海内孤本,原为清宫“天禄琳琅”旧物,现藏辽宁省图书馆,首次在京展出。
《四库全书》在中国文化典籍史乃至学术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文津阁《四库全书》与“敦煌遗书”、《赵城金藏》和《永乐大典》并称为国家图书馆四大专藏。本次展览中,文津阁《四库全书》、文源阁《四库全书》、文澜阁《四库全书》及河南省图书馆藏文渊阁四库全书删余稿《明文海》等将同台展出,如此大规模高等级集中展示《四库全书》在国内尚属首次。
第二展厅主题为“百代芸香”,展览将致敬那些保护和传承我国古代典籍文化作出贡献的历代藏书家,展示他们爱书、护书、捐书的爱国精神,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主导下全民共同参与古籍保护的成果,普及藏书文化与古籍保护知识,展示绵延不绝、传承有序的中华文化。
展览汇集了傅增湘、郑振铎、周叔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