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艺术资讯 > 正文

在波兰遇见肖邦 那一场夏日骄阳下的肖邦盛宴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8-31 11:35:00

  那一场夏日骄阳下的肖邦盛宴

  文、图/张娟

  发于2019.9.2总第914期《中国新闻周刊》

  一场暴雨将华沙的天空洗得一尘不染。云层很低,静静地随微风流动。阳光透亮得让人睁不开眼,空气里散发着青草和泥土的芬芳。红砖砌成的花坛里,是修剪得错落有致的月季花丛,白色的月季开得如火如荼,远远看去,像中国南方白色的栀子花。

  这是波兰华沙皇家瓦津基公园一个普通的夏季周日正午。肖邦夏季露天音乐会即将开场。

  一潭水池边,矗立着一座高大的肖邦纪念雕像。雕塑用深褐色装饰铜铸成,高5米,重16吨。肖邦坐在垂柳下,眉头微蹙,两眼轻合,双唇紧闭,似乎在细心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他的头发和斗篷随风飘动,右手悬在空中,又仿佛是在琴键上寻找心中的旋律。远远看去,整座雕像又好像一架巨大的竖琴。

  一架黑色三角钢琴置于肖邦雕像的左侧。钢琴上方搭起了遮阳棚,这也是音乐会的舞台所在。

  夏日的华沙,气温并不很高,但紫外线却格外强烈。坐在户外,犹如火烤。华沙人似乎却并不在意,他们头顶烈日,围着这个小小舞台一圈圈坐开去,草坪上、水池边、树林里,甚至花坛边的台阶上,全都满满当当。有满头白发、颤颤巍巍的耄耋老人,也有襁褓中的婴儿。

  对于热爱肖邦的华沙人而言,在骄阳下听一场露天的肖邦音乐会,是一场神圣的仪式。

  广场周围是郁郁葱葱的大树,像绿色的幕布围绕着整个舞台。微风袭来,“幕布”翻涌。

  12点,主持人上台,介绍钢琴家的身份和背景。

  演奏者来自世界各地,皆是著名钢琴家、知名音乐院校教授以及重要音乐节和比赛的获奖者。弹奏曲目全部为肖邦的经典作品,如肖邦圆舞曲、夜曲、波兰舞曲等。今天的这位钢琴家来自匈牙利布达佩斯。

  简短的介绍后,钢琴家登台。

  随着一声悠长的琴音划破天际,四周霎时间肃静下来。美妙的音响设备将这旋律传递到每一个角落,在现场回荡。

  一阵急管繁弦般的钢琴声传来,似珍珠落在玉盘,又似疾风折断劲草,又像是南方淅淅沥沥的雨滴,密密麻麻地笼罩住整个天际。

  接着,钢琴的韵律舒缓下来。悠扬的琴声如一股甜蜜的气息,沁人心脾。周边林立的参天大树里,低矮的灌木丛里,朵朵盛开的月季里,都像流淌和分泌着音符。不时有微风佛面,像是琴声的抚摸。整个广场都沉醉在音乐的温柔乡里,不愿醒来。

  作为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是波兰音乐史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他在华沙整整生活了20年,对自己的故乡充满着强烈的热爱。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又深受巴赫影响,尤其在创作晚期,他将这份对故土的思念和悲叹都化为强烈的节奏与凄美的音符。时隔两个世纪,这音符依然能穿透时空,在无数个夏日晴朗的午后,激荡着人们的心灵。

  肖邦生前曾两次试图回国,都因战争而未遂。他的一生绚烂而短暂,去世时年仅39岁。死后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他再也没能回到魂牵梦萦的祖国。临终前,他嘱托他的姐姐将他的心脏带回波兰,如今被埋葬在华沙的圣十字教堂里。

  如同肖邦从未停止过思念华沙,波兰人也从未停止过缅怀肖邦。

  为了纪念他1910年的百年诞辰,波兰著名画家、雕刻家和音乐家瓦茨瓦夫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