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时代的出版和阅读
文/孙越
发于2019.8.26总第913期《中国新闻周刊》
苏联人号称“世界上读书最多的人”。我看过一个统计,早在1939年,苏联读书人的比例就高达87%。中小学生也要学习俄苏作家的经典名作。不过我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是赫鲁晓夫时期才进入中小学课本的,布尔加科夫和普拉东诺夫等作家到了戈尔巴乔夫时代才被苏联学生认识。当然,更多的俄苏文学作品是苏联解体后才广为人知的。
苏联时代好书一册难求,到货无预告,货少人多是常态。这就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管控的后果。俄罗斯老师告诉我,那时候,苏联人在书店排一宿的队,就为了买一本布尔加科夫的小说《狗心》。
《狗心》创作于1925年。医学教授普列奥布拉仁斯基做了一个大胆的实验,将一名死去男子的脑垂体和睾丸植入一条狗的体内,试图发现人类肌体年轻化的奥秘。出人意料的是,实验导致了狗的人化。小说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命题,比如进化与革命、人的道德责任等。在作者看来,教授将狗变成人的试验与其他一些社会改造一样,都是“危险的游戏”,其结果可能变成一场悲剧。这部小说直到1987年6月才首次公开发表,在苏联文坛引起了巨大反响。
上世纪70年代苏联发行量最大的书,还有马恩列斯全集和勃列日涅夫的回忆录三部曲《小地》《复兴》和《处女地》等。1978年,《小地》首版印数突破2000万册。“三部曲”的总发行量达到4亿册,一举登上了苏联畅销书冠军的宝座。
苏联尽管造纸水平一般,但图书印刷量与西方不相上下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