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的伎乐铜屋是“不插电乐队”的老祖宗,云纹铜禁是千年前的“戒酒神器”,战国的曾侯乙铜鉴缶是“透心凉”的战国冰箱,西周的伯矩鬲是“皇城根儿热得快煮锅”……
在各大博物馆里端庄示人的珍贵文物,与你之间再也不是一块玻璃和一段解说词的距离。它们忽然都拥有了现代称呼和新潮玩法,成了一个个脑洞大开的IP。这样的博物馆,你能想象吗?本报记者独家对话几位“网红”博物馆掌门人,揭秘他们如何给文物一个“古的idea”。
根据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庞雅妮观察,游客们冲进博物馆最先pick的文物或展览,往往都是被媒体宣传过的“网红”。比如登上过《国家宝藏》的“杜虎符”,以“葡萄花鸟纹银香囊”为代表的专题展览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