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艺术资讯 > 正文

民俗专家聚“秦观故里”高邮三垛话“七夕”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8-06 16:09:02

  中新网高邮8月6日电 (记者 崔佳明)星桥横渡鹊徘徊,又是一年七夕来。6日,“七夕”前夕“秦观故里”高邮三垛举行七夕民俗风情展,同时,全国各地民俗专家学者聚首话“七夕”,解鹊桥真谛。

8月6日,民俗专家学者“秦观故里”话“七夕”。 崔佳明 摄

  “七夕”又称“乞巧节”、“女儿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积淀厚重、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之一。高邮籍北宋词人秦观一曲题咏七夕的《鹊桥仙纤云弄巧》,成为了对家乡牛郎织女故事的经典解读与人类追求美好爱情的千古绝唱。今年7月,高邮三垛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七夕文化之乡”。

8月6日,“秦观故里”高邮三垛举行七夕民俗风情展。 崔佳明 摄

  当日记者在七夕民俗风情展现场看到,三垛在七夕日的民俗形式多样,当地传承了古人赛穿针乞巧、绞脸、巧娘娘送虎鞋、巧果方酥、捏巧等七夕文化习俗。当地的民俗专家告诉记者,巧娘娘七夕送虎鞋,就是心灵手巧的妇女将自己一针一线手工制作的虎鞋送给孩子。虎鞋穿上脚能辟邪,孩子就不会有灾疫,能保健康成长。同时,巧娘娘巧手做的针线活,必给孩子带来灵气,也有把巧气延续的意思。目前,当地有十多名90岁左右的“巧娘娘”会做老虎鞋,很多未婚女子慕名前去向“巧娘娘”学习,以期心灵手巧。

图为“秦观故里”高邮三垛七夕习俗“赛穿针乞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