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艺术资讯 > 正文

《银河补习班》首周末四亿票房背后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7-25 10:02:07
 宣晶/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当电影《银河补习班》抛出这个命题时,或许主创邓超和俞白眉都未料到观众的反应会如此撕裂。目前,37万人在猫眼给出“正中靶心”的9.5分,7万多观众则在豆瓣打出“远离靶心”的6.2分,评论者各执一词,难以调和。据统计,这部电影首周末虽拿下4.27亿元票房,但之前大规模点映的票房就已近亿,实际成绩并不出挑。

抓住了家庭教育“痛点”,拿出了真诚态度,《银河补习班》为什么没有收获如约而至的火爆和赞誉?有影评人认为,此片将“心灵鸡汤”与“催泪弹”一锅乱炖,却没能做到五味调和,叙事结构有不少硬伤;尤其是单靠“一直想”“不认输”等口号式的简单表达,并不能纾解当下父母对教育问题的普遍焦虑,更谈不上引发全社会关注与讨论。

抓住家庭教育“痛点”,讲述父与子的苦情故事

“再没有比我是为他好更恐怖的借口了”;“家长怎么说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看家长怎么做”;“只要你一直想一直想,你就能做好地球上的任何事”……一段段“金句”从147分钟的电影里不断涌出,勾起许多观众的思考,却也扎得有些人坐卧不安。《银河补习班》抓住了教育这一社会“痛点”,讲述邓超饰演的“犯错”父亲马皓文,通过私人补习班的“开放式教育”,让儿子马飞走出迷茫,成为杰出航天员的故事。

长久以来,探讨教育问题的电视剧不少,但国产电影并不多见。有别于《一个都不能少》和《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