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艺术资讯 > 正文

《千与千寻》中国版海报刷屏,背后的他你必须知道!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6-22 19:15:43

  日本动画片《千与千寻》6月21日在国内院线公映。这部于2001年上映的宫崎骏动画作品,18年后,终于登上中国的大银幕。

  进入影院的你一定有注意到这两张海报。

  

  《千与千寻》海报

  你也许不知道海报的创作者是谁,但是看到他的创作履历,你一定都不陌生。

  这些热门影片的海报设计师,就是黄海。

  这些海报都是他做的

  6月13日,《千与千寻》中国版海报一经发布迅速引发热议,设计师黄海也带着作品登上微博热搜。

  

  

  

  

  这已不是黄海第一次引起惊叹。4年前,黄海为电影《黄金时代》设计的系列海报一经释出就引发广泛传播。海报中,他用白纸浓墨、天地辽阔的“泼墨”风格,再现文人漂泊不定的命运,使电影未播先火。

  

  《黄金时代》海报

  黄海是福建人,1976年生,厦门大学毕业。

  从最初他为姜文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设计的海报惊艳业界,到如今,他设计逐渐成熟,风格多变,中国元素鲜明而富于传统文化意境,在中国电影设计海报史上留痕。

  

  《太阳照常升起》海报

  在电影业界人士看来,黄海的海报独到之处在于,他不是简单的电影元素堆叠或场景复现,他善于在自己对电影的理解上进行再创作。

  黄海作品被多家认可为官方海报,推向全球。也是这系列灌注东方人的思维、以中国文化为载体的海报,令好莱坞惊觉中国设计力量正在悄然崛起。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绿皮书》讲述跨越种族的真挚友谊。这幅中国区官方电影海报色调内敛,画风复古,车窗外圣诞树截取自片尾,预示和谐将近,“爱能和解所有一切”。

  

  《绿皮书》中国版海报

  《小偷家族》海报以奶奶的视角出镜,奶奶在影片中最后一句“谢谢你”,成为最温暖的庇佑,为在波涛中扶持向前的一家人阻风挡雨,非常温暖。这一视角和意味深远的场景还原,亦击中影迷泪点。

  

  《小偷家族》中国版海报

  影片《撞死了一只羊》海报是黄海的最新作品。他用“油画”表现手法,强化了剧照的表现力。光影和距离在小小空间里勾勒出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为当下难得一见的类型电影,唤起更有吸引力的解读欲望。

  

  《撞死了一只羊》海报

  观影活动召集人“丸子”认为,《龙猫》海报有中国画的细腻质感,大片草丛起伏,既开阔又让人联想起龙猫的毛绒绒,仿佛能听见两姐妹的笑声。

  “从电影海报的角度说,它不是很亮眼让你立刻被吸引,但胜在有回味的角度和文化特色。”

  

  《龙猫》中国版海报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海报组图中,盈澈的汝窑瓷器肌理深具脆弱美感,冰裂纹带来的层峦叠嶂感一如“大历史”所指的丰富积淀,小工匠孜孜修补的姿态,尤其令人难忘。

  

  《我在故宫修文物》海报

  在央视纪录片《国家宝藏》中,黄海用朱、黄、青、绿四种传统颜色,毛笔勾勒出不同的文物,跃然于水面。水纹漾波,水雾氤氲,既体现历史感,又葆有水体孕育生命的盈动。

  尤其是再现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山河壮美,色泽鲜活,令人感动。

  

  《如果国宝会说话》海报

  游戏设计师caboon认为,在表现中国文化题材时,黄海尤其游刃有余。比如电影《封神》的海报,把水墨中国画的技法注入CG行业概念原画,墨的浓淡营造出神魔世界,造型和表现都极有张力。

  

  《封神》海报

  一位影业宣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黄海的设计标识度高,易于在社交媒体流传,所以备受业界推崇。

  大象点映媒介经理肖副球向记者坦承,好的电影海报不仅是对于电影宣传,对于组织点映亦有帮助。“当大家都在谈论某一款海报时,它就润物细无声地把这部电影的信息植入了观众的脑海里,最终会影响很多人的观影决策”。

  “我们每个人都是千寻”

  此次黄海为《千与千寻》创作的两幅中国区官方电影海报,画风一暖一冷,勾起影迷们的各种讨论及回忆,有影迷评价说是“美到让人落泪的海报”。

  22日正值《千与千寻》热映,中新社记者专访海报设计师黄海,聊聊海报和电影的故事。

  “电影《千与千寻》讲述成长故事,涵盖太广,可解读的东西太丰富,海报其实挺难做的。”黄海告诉中新社记者,给予的工期只有并不宽裕的3个月,“压力蛮大的,很难”。

  两幅海报以“守望”为题,分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