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10日电 6月9日,由中国诗歌网、巴金文学院、成都文学院、小众书坊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作家会、重庆伍舒芳健康产业集团(希尔安药业)、成都迪康药业协办的赵晓梦长诗《钓鱼城》研讨暨分享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李舫,《诗刊》主编李少君,《中国作家》主编程绍武,《解放军报》文化部主任刘笑伟,《光明日报》文艺部执行主任邓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杨庆祥等4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研讨。研讨会由青年评论家、《人民文学》编辑赵依主持。
《钓鱼城》书封,小众书坊出品,中国青年出版社2019年4月据史料记载,公元1259年,成吉思汗之孙、蒙古帝国大汗蒙哥本人在重庆合川钓鱼城下“中飞矢而死”。于是,世界历史在钓鱼城转了一个急弯,正在欧亚大陆所向披靡的蒙军各部因争夺可汗位置而急速撤军,全世界的战局由此改写。钓鱼城因此被誉为“上帝折鞭处”,南宋也得以延续二十年。在钓鱼城下出生、长大的诗人赵晓梦,怀着对故乡深沉的感情的凝结,用10余年的时间收集钻研史料,写作大半年,创作出1300行的长诗《钓鱼城》。这部长诗,既是赵晓梦的第一部长诗,也是首部反映改变世界历史的“钓鱼城之战”长诗作品。长诗《钓鱼城》所叙写的虽是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但它并没有依照历史的时间连贯性而次第展开,它由攻城者、守城者和开城者三个方面的主要人物的内心自白构成全诗,一共三章。第一章《被鱼放大的瞳孔》,以蒙哥开始,蒙哥夫人、前锋总指挥汪德臣押后,披露了这三个人在弥留之际的遗憾、痛苦、仇恨、挣扎。第二章《用石头钓鱼的城》,展开了钓鱼城守将余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