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繁华商圈,耳畔突然响起雄浑的交响乐;机场候机,转角就能欣赏到非遗精品展;川流不息的地铁站,悦耳的歌曲随时抚慰心灵……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正在上海精彩上演,而2019年,又是“上海城市文化客厅”活动的开幕之年。艺术节与文化客厅在上海不期而遇,艺术展演走进城市的各个空间和角落,让拥有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上海,瞬时成为艺术的海洋。文化,正日益成为上海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的新动能和新支点。
初夏的上海,两条时间线正密密交织。
70年前的5月27日,上海全面解放。随后70年,这座东海之滨的超大城市,与新中国同频共振,崛起为全球瞩目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70年后的又一个5月,由文化和旅游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以下简称“十二艺节”)5月20日至6月2日在沪举行。这场国家级的文化艺术盛会,汇聚顶尖舞台艺术,举办演艺及文创产品博览会,优秀美术、书法篆刻、摄影作品展览免费向大众开放……
如同一曲和弦,在这鲜花盛开的5月,十二艺节的举办,不仅仅是奉上一场文艺盛宴,更是在成为上海文化的新起点、城市发展的新支点。
城市和艺术美丽邂逅
优秀作品进剧场、进展馆、进社区
漫步城中的繁华商圈时,耳畔会突然响起一曲雄浑的交响;在机场候机,转身就能与一场非遗精品展相遇;钻进川流不息的地铁,站台和车厢里的文艺气息扑面而来……
如今,这样的美丽邂逅,正越来越多出现在上海市民的生活中。借助十二艺节,上海正在努力探索全城“文化+”。十二艺节开幕前夕,上海正式启动2019“上海城市文化客厅”活动,让上海市民能在“上海艺术商圈”“地铁音乐角”“机场美术馆”等一个个城市文化客厅里零距离地感受艺术的魅力。
借助十二艺节,上海正在打开更广阔的公共艺术空间,进一步探索文旅融合的各种可能,让艺术之光在上海处处点亮。
为办好这场“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十二艺节组委会提出了“十百千”的目标和计划,即“十万观众进剧场,百万观众在现场,千万观众在线上。”在积极推动十二艺节的优秀作品进剧场进展览馆的同时,还走进社区、校园、商场、公园、部队开展各种惠民演出活动。
深夜,刚结束十二艺节群星奖音乐类决赛的东方艺术中心,观众已散去,剧场出口处却依旧灯火通明。《庆丰年》的大簸箕,《保卫娘子关》的大鼓,一个个被搬上车送往惠民演出地点。十二艺节期间,群星奖在上海举办了24场基层惠民演出,覆盖上海16个区,所有演出均为公益性演出。
西安话剧院的《柳青》和西藏自治区话剧团的《共同家园》两部角逐十二艺节“文华大奖”的话剧,在上海外高桥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上演。家住上海高行的奚阿姨得知后,第一时间买了票,“哪里能想到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高大上’的节目,现在我们真的是在艺术中生活。”
助力文化交流碰撞
文艺创作活起来、火起来、强起来
为何是十二艺节,成为上海探索城市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最佳催化剂?不如从十二艺节的开幕演出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