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传媒网记者 秦丹华
近来,《地久天长》《过春天》《阳台上》《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等多部文艺片纷纷在三四月份集中定档。不管是王小帅、张猛、娄烨等导演的话题度,还是王源、周冬雨、井柏然等流量明星的助阵,都让以往备显落寞的文艺片赢得了较为广泛的关注。
对比于三四年前即使“跪求排片”也只能收获几百万的票房,如今,文艺片的可能性及市场对其接纳程度都在被重新讨论。
流量明星能为文艺片带来什么?
关于“文艺片”的定义,业界一直存有争议。长期以来,文艺片与“看不懂”“没票房”“无明星”这样的印象挂钩,而在近来上映的文艺片中,流量明星频频现身,正在改变观众对传统文艺片的印象。
《地久天长》海报 图片来源:豆瓣
《地久天长》中,一直以阳光男孩形象示人的王源饰演了一个痞痞的少年;周冬雨既是《阳台上》的出品人,还在影片中饰演了一个智力低于常人的邻家少女的形象;娄烨导演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也不再是文艺片“专业户”挑大梁,井柏然、马思纯等明星的加入让演出阵容显得分外豪华。
不可否认,流量明星的加盟确实为宣发不知从何下手的文艺片提供了着力点,也着实带来了话题度和关注度。
“启用流量明星一般是出于市场和投资回报的考虑,投资人觉得会有一定的‘安全保障’。”工厂大门影业创始人黄旭峰说,“但市场证明,有很多启用了流量明星的文艺片,其实也不一定能够取得很好的票房。”
此前,杨幂主演的《宝贝儿》以2500万票房收官;而王源参演的《地久天长》,虽然有柏林电影节最佳男女演员奖的加持,上映29天也只收获4500万票房。可见,流量明星并非文艺片成败的关键。
“对导演来说,是否符合角色的设定才是最重要的。”青年导演李睿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