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潇/文
“说出来你一定不相信,这个故事我花了二十年才写成。我觉得,有这样一个故事,我就很‘伟大’了。”儿童文学作家彭懿说。3月29日,作家彭懿、“凯叔讲故事”主讲人凯叔(王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晖等业界和学界代表,在北京郎园与孩子和家长们分享了对原创儿童图画书创作的见解。
彭懿坦言,在20多年前从事翻译工作时,他就立志写一本能让孩子从头笑到尾的书。20年后,这本儿童图画书《我用32个屁打败了睡魔怪》将于今年5月面市,该书讲述了一个每天梦见睡魔怪的小男孩,想出许多稀奇古怪的方法逃出噩梦,在经历多次失败后,最终打败睡魔怪的故事。彭懿从事原创儿童图画书研究和推广工作多年,在本书创作之前,他曾翻译过上千本国外经典图画书,且出版过《妖怪山》《不要和青蛙跳绳》等幻想图画书以及《驯鹿人的孩子》《山溪唱歌》等摄影图画书。
儿童图画书创作除了要有经验积累,还应避免千篇一律的题材与故事情节。“原创图画书一定要有创造、有新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晖说,“从题材来看,妖怪、恶梦这些题材比较常见。怎样才能有新意呢?这本书提供了一个路径:再讲一个新的故事,每一个故事由孩子自己来创设情景,去解决问题。这本书讲了独立、成长、自主和勇敢,不同的是,它讲得很好玩,具有游戏色彩,兼容了教育性和儿童性,在轻松、滑稽甚至荒诞中解决孩子内心的需求,最终用审美和艺术让孩子得到抚慰和鼓励。”
该书的绘图作者田宇认为,即使是儿童图书,贯通全文的叙事逻辑仍然十分必要。“创作这本图画书时,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睡魔怪到底是谁’。这样一群又吓人又好笑的东西,不能随便就在梦里跳出来,它们应该有存在的逻辑。”田宇为本书想到的逻辑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孩子在晚上梦到的睡魔怪,就是在白天会引起他们恐惧的东西,睡魔怪代表了孩子内心的恐惧。”田宇说。此后,编辑团队展开调研,收集了许多孩子害怕的事物作为书中睡魔怪的原型。
另一方面,儿童图画书的逻辑要让孩子看得懂、能理解,从而便于儿童融入故事内容。“孩子为什么会喜欢一本书?第一是因为‘我懂’,第二则是因为‘懂我’。”特级教师李怀源说。对此,陈晖也有同样的看法:“一本图画书如何让孩子产生共鸣?要对儿童的心理需求,包括审美趣味有所关照。比如说孩子希望成为主角和主人公,他们需要被赋予力量,被给予勇气,他们需要解决问题,挣脱困境等等。”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