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艺术资讯 > 正文

现实题材荆州花鼓戏《河西村的故事》:诉说江汉平原上的乡村振兴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4-03 09:00:10

中国文化传媒网记者 王永娟

 “三十年河东啊,四十年河西……”在沃野千里的江汉平原虾稻良田的大幕映衬下,舞台上的十二女子歌队显得清新柔美,她们灵动的身姿加上悠扬、甜美的荆州花鼓戏唱腔,仿佛一幅具有浓郁荆楚民间生活气息的画卷徐徐展开,让人沉醉。3月30日,正值周末休息日,在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内却是一派紧张的排练场面。荆州花鼓戏《河西村的故事》的演员们正卯足了干劲,加班加点精心打磨剧目。一周以后,他们将携此剧进京演出,参加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

大型现代荆州花鼓戏《河西村的故事》,由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与湖北省艺术研究院联合出品,自2018年10月在潜江曹禺大剧院成功首演后,该戏在湖南、河南、江西三省以及湖北武汉、孝感、随州、黄石等地演出30余场,好评不断。《河西村的故事》以“虾稻共作”第一村湖北潜江熊口镇赵脑村的发展变革为原型,讲述了在穷窝子河西村凭借“小龙虾”发展成为美丽新农村的过程中,两个家庭、两代人之间长达数十年的人生故事。

 主题传递不动声色河西村从曾经贫穷、男人娶不上媳妇的“光棍村”,变成了如今姑娘们不愿外嫁的“剩女村”,急坏了年轻村主任王大顺,他开始张罗一次联谊会。与王大顺青梅竹马的赵小荷博士毕业后毅然返乡,进入院士专家工作站培育龙虾种苗。两个年轻人终于彼此坦露爱意,却因两家长辈的积怨无法走到一起。原来多年前赵小荷的母亲荷花嫂和王大顺的父亲也曾情投意合,只因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婚姻里求保暖,窘境中求生存,青年王老五与荷花的爱情之梦只得破灭,留下让人难以释怀的遗憾。如今,联谊会即将举行,多年前的秘密随之揭开,两家人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情份……

该剧编剧、国家一级编剧周慧数次到赵脑村及华山、莱克两家水产公司采风,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他想到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俗语,于是故事以此展开。他埋头创作4个月,终于寻找到一种独特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