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艺术资讯 > 正文

夯实自信、不断突破,影视创作才能“地久天长”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2-26 19:59:16

罗群 /文

近日,由中国知名导演王小帅执导的电影《地久天长》在柏林国际电影节大放异彩,两位主人公王景春、咏梅分别夺得最佳男、女演员银熊奖。

据权威媒体报道,德国观众与主流媒体对该片以及获奖演员赞不绝口。

同一部影片拿下最佳男、女演员两项荣誉,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并不多见,《地久天长》成为继2011年《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2015年《45周年》之后,又一部“擒双熊”的作品,带给中国电影行业许多启示。

中国功夫片、武侠片、历史片等,在全球拥有很高知名度,这些类型、题材属于中国特有,无论是高居庙堂的帝王将相、登萍渡水的英雄侠客,还是隐居市井的拳师高手、东方古国的传奇历史,对异国市场和观众来说,都有着足够的新鲜感,这类影片在国际上放映、角逐时,享有很高的题材红利。

而《地久天长》的获奖令笔者尤为激动,该片的镜头对准了现代日常生活当中的普通人,所谓“画鬼容易画人难”,真实而有高度、亲切而有新意,表现柴米油盐而不庸俗、展现生活点滴而有滋味,这对艺术创作来说相当困难,某种意义上说,比回眸遥远的历史还要困难。

《地久天长》的脱颖而出靠的不是“陌生的奇观”,而是通过提炼日常生活而打通全人类共通的情感路径,通过中国演员精湛的表演拨动人类心灵深处柔软的神经,是一次漂亮的亮相与突围,其题材、风格对其后的中国电影创作和“走出去”来说,有着启示甚至示范的意义。

历史当然需要重视、挖掘和传承,但展现当代中国的生活和当代中国人的风貌,更是彰显文化自信的必要和有效手段,是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使命,对于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通过艺术作品让世界了解中国来说,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

对行业的观察不能孤立地看待。

与《地久天长》德国“擒熊”遥相呼应的,是以2019年春节档为代表的国产电影水平的显著提升,以及《流浪地球》所实现的硬科幻电影的全新突破。

这表明,一批中青年中国电影人已经崛起,而且姿态相当雄健和优雅,他们的视野在前辈基础上有了新的开拓,目光既关注深沉的土地,也望向渺远的宇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艺术和艺术家当有这样的勇气、胸怀和气魄。

过去,谢飞、张艺谋等许多中国电影人都曾在国际知名电影节获奖,《地久天长》不妨视作中国电影前赴后继、深耕多年的又一阶段性成果。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电影创作生产流程的成熟以及中国电影人眼光的开阔、思考的深入,必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人,在世界电影市场崭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