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艺术资讯 > 正文

话剧《留声》:书写特殊青春记忆 见证传统文化变迁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1-12 22:35:00

悦澜/文

 
 
 
1月6日,话剧《留声》在北京剧空间剧场结束了为期三天的首轮演出。作为一部讲述当代梨园子弟成长的时代记忆作品,话剧《留声》以独特的视角向京城的观众展示了当代社会京剧传承的独特风采。

传统戏曲版“大江大河” 一代梨园子弟青春记忆

话剧《留声》聚焦当代的戏曲教育这一特殊的文化传承领域,描述了面对时代浪潮的冲击,年轻的梨园子弟和老一辈戏曲教育工作者们的抉择与坚守。作品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勾勒了传统戏曲一度式微的背景下,青年学子为弘扬传统文化而做出的努力。

近年来,以戏曲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在不同媒介、多种形式的传播下,传统戏曲正逐步回归当下国人的视野。从昔日的式微到今日的再度复兴,戏曲行业的从业者们伴随着戏曲艺术的大起大落,见证了一个时代文化浪潮的剧变。今天活跃在舞台上的青、中年戏曲演员,都不约而同的在其少年求学阶段经历过一段沉寂与徘徊的时期。话剧《留声》正是以这些昔日的戏校少年和他们的老师为主人公,见微知著地勾勒出属于戏曲艺术的“时代画像”。

演出结束后,就有观众将这部话剧与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大江大河》联系在一起,认为都是由大时代下小人物的的成长轨迹展现时代浪潮。而《留声》的特殊之处便在于将“梨园子弟的特殊经历展示给了更多的观众”。

对此,本剧的导演王昊同样深有感触,少年学戏的经历成为他创作这部作品的原始动力,他认为话剧《留声》可以看做是“所有学戏少年们共同的青春回忆”。

最感人:两代戏曲人的抉择 最难忘:梨园行内趣事多

小剧场话剧《留声》在位于西城区的剧空间剧场共演出三场,观众反响十分强烈。演出过程中,观众被剧中展现的戏曲行业特有的术语和习俗所吸引,并为剧中戏校学生们发生的各种趣事发出阵阵笑声。而随着剧情的发展,戏校老师为戏曲学校的保留而奔走努力的情节又令不少观众现场落泪。

在一出悲喜交加的作品中,令观众们最印象深刻的,是舞台上所展现的戏曲领域特有的行业故事,这其中有不为观众所知的后台趣事,也有特殊时代背景下的无奈与辛辣。许多从未接触过戏曲艺术的观众在看完话剧《留声》后发现戏曲艺术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老”,反而充满趣味并值得年轻的观众去了解和探索。

除了独特的行业趣事,话剧《留声》最为打动观众的,是剧中两代戏曲人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