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艺术资讯 > 正文

原创现代少儿京剧《藏羚羊》:两团一戏 十年千场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1-12 22:34:44

中国文化传媒网记者 徐继宏

 
 
 
1月9日晚,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内灯火辉煌,现场一片欢腾。由浙江京剧团和青海省京剧团联合创演的现代少儿京剧《藏羚羊》全国巡演第1000场庆典演出拉开大幕。

《藏羚羊》创排于2008年,是青海京剧团和浙江京剧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倾尽心力共同打造的一台有着崭新创作理念的现代少儿京剧。其创作题材源出于青海可可西里,讲述的是一个凄美感人的现代童话故事,它阐述了人性从恶到善的一种回归,通过一群善良的青藏高原的少男少女用生命和鲜血来保护国家珍惜动物藏羚羊,来沟通人与藏羚羊之间日趋对立、日趋仇视的紧张关系,来抚平杀戮和仇恨带给大自然的斑斑伤痕和阵痛。

“2008年,正值北京奥运会举办之际,位于祖国西部青藏高原的青海京剧团和地处神州东海之滨的浙江京剧团,开启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跨省大合作。这是一项京剧领域的‘西部开发’项目,也是一次跨省合作的全新京剧创作活动。”在浙江京剧团团长翁国生看来,《藏羚羊》运用国粹京剧阐述“人性回归”、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将青海特色文化资源与京剧艺术相结合,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藏羚羊作为奥运会吉祥物的高原精灵矫健之美和人类朋友的灵性之美以及高原人民敬天惜地、珍爱家园和伙伴的情感之美,用艺术的形式诠释了人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据了解,为准确了解藏羚羊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把握藏羚羊的艺术形象,主创团队多次深入可可西里等地,实地感受藏羚羊的生活环境。翁国生更是五次登上海拔5800米的可可西里、昆仑山口、柴达木盆地、青海湖等地区,体验生活和当地的民俗风情。从剧本创作到2008年7月31日成功首演,用了半年时间。2009年3月,第一次踏上全国巡演征途,十年间,《藏羚羊》全国巡演达1000场,平均每年100场。演出所到之处受到当地各界观众和专家学者的普遍赞扬和一致好评。

“三伏天的江浙地区可谓酷暑难耐,演员们在近四十度的高温下,身着藏羚羊、雪狼等毛发厚重的演出服装坚持一天两到三场的演出,大多数服装来不及脱下凉干就继续穿着演出了。许多演员都悟出了痱子,虽然痛痒难忍,但青浙两团的青年演员们怀着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和对观众的满腔热情,以严谨的态度认真圆满完成了每一场演出任务。”翁国生至今对每一场演出都记忆犹新说,这十年一路走来,真不容易。

“十年中,两个团的演职人员,以浙江为轴心展开数轮巡演,足迹遍布长江三角洲,还先后在青海牧区和西宁市的20多所小学进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让高原上的孩子们在欣赏美轮美奂的“国粹”艺术的同时,更加深刻地理解人与大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与和谐,也激发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观赏京剧的热情。”翁国生感慨:“《藏羚羊》就像浙、青两省京剧院团共同栽种培育的一棵树苗,十年的奋斗历程已使它茁壮成长为根基深厚、枝繁叶茂的大树,凝聚了浙、青两省演出团队的人心所向。”

特色是艺术的生命力之所在。十年间,该剧荣获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大奖”、中国艺术节“文华剧目奖”、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优秀剧目金奖”、全国优秀儿童剧展演“最佳剧目奖”“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等多项荣誉。演出足迹遍布青海、浙江、江苏、山东、北京、上海、宁夏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30多个城市,并深入校园、军营、社区、牧区,行程10万多公里,观众达70多万人次。

在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会长、戏剧评论家谭志湘看来,《藏羚羊》既是民族的、本体的,又极具现代感和前卫性,在舞台上呈现给观众的是一部洋溢着时代特征、蕴涵着人性哲理的现代京剧。如今,在两个团队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合作情谊的不断巩固中,该剧圆满实现了“两团一戏,十年千场”的宏愿,也给《藏羚羊》赋予了更深远的意义和期许。

“这部少儿京剧太感人了。我流了好几次泪,舞台上触动人心的戏剧情景处理不仅打动了我们心灵,而且挥发出了人性独有的善良和光彩。这部戏的京剧本体元素和现代艺术元素结合得非常巧妙,充满着一种舞台时尚感、流畅感和空灵感!”北京戏曲学院京剧教师罗娟激动地说。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是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十周年,也是浙江和青海两省京剧团共同合作创演《藏羚羊》的第十个年头。”青海省演艺集团董事长陆晓华认为,《藏羚羊》成功演出千场,是青海与浙江两省京剧院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合作、共赢发展的结果。

“早就耳闻《藏羚羊》这部戏的精彩,晚上的演出真的非常棒,比我想像中的还要棒!藏羚羊在漫天雪幕中迎风飞奔的场景太震撼的,这是一部充满青春和激情的现代少儿京剧,是一部扣动观众心弦、打动观众心灵的好戏!一千场的演出业绩很好的证明了浙江京剧团和青海省京剧团执着的艺术追求是正确的,他们为全国戏曲院团作出了一种表率。”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沈健瑾说。

“此次浙江京剧团和青海省京剧团共同举办的“两团一戏,十年千场”《藏羚羊》千场演出,是东西部地区文艺工作者共同努力的辛勤硕果,也是浙、青两省开展跨区文化合作的成功典范,更是浙江京剧团实行“西部文化帮扶”、联手振兴国粹的有力举措。”专程赴京观看《藏羚羊》千场演出的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巡视员任群希望,浙江京剧团和青海京剧团还要继续打磨好“藏羚羊”这一艺术形象,加强浙江与青海的两地文化交流合作,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藏羚羊》作为国家舞台精品保留剧目的精品价值,将“藏羚羊”这一“高原精灵”展现在更多更广的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