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美文共赏 > 正文

我们的命运总是掌握在别人手里

文章来源:华夏艺术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2-25 10:24:40
读完《修改过程》,感慨,这是一部相当反对韩少功的作品。当韩少功在小说语言上反对韩少功,让人觉得大跌眼镜。
 
这是一部非常好读的作品,韩少功化身1977级考上大学的“肖鹏”,在网上写了一部半纪实半虚构的小说。小说里,他把自己大学同学们的故事,用近乎吵架的高声部写了出来,结果,那些泛着“特殊年代的愚蠢”的生活片断,惹得同级的同学们非常不满,他们强烈抗议肖鹏把他们抹黑了,消费了。
 
这是《修改过程》的开始部分。
 
这部韩少功的新作和他几年前完成的长篇小说《日夜书》构成了青春期叙事的姊妹篇。略有不同的是,这部《修改过程》里的几个人物,说话的腔调“流里流气”,严重地脱离韩少功日常写作的严谨以及语言美学。事实上,在热闹的人物打趣和互相扯皮中,韩少功向读者抛出了一个沉重的话题,那便是:不论是哪个时代,我们的命运总是掌握别人的手里。
 
借着大学中文系主任肖鹏的小说,韩少功描述了1977级的几个人物命运。在肖鹏创作小说的同时,“他”发现了一个非常客观的问题。那就是,他的作品,他的同学会对号入座,并通过各种抗议来强迫他进行“修改”,这是小说故事变化的原因。而同时,他发布小说的网站的编辑,也会对他的写作进行善意地提醒,如果实在不能操控他的写作,就会用技术手段,来干预他的小说的传播。在这两重“修改”的语境下,小说人物的命运自然充满了变化。
 
如果说,外部环境干预了小说作者而导致小说人物的命运发生变化,我们还可以当做一个笑话,听一听就算了。然而,“肖鹏”创作的小说中,有一个叫做史纤的同学,却因为热心帮助一个陌生人,而最终导致个体的命运完全崩毁。这个时候,史纤便成为一个被时代撞击的无辜者。
 
史纤这个人物的形象,韩少功只用了两件事情,便将刻画得活泼欲出。史纤来自偏远的山区,到城里上大学,在路上便花费了四天的时间,倒了几次汽车和船,才到了学校。也因为他的偏僻,他的发音没有人能听得懂。交流的障碍,让他成为一个诗人。他喜欢有什么事情不和别人交流,都写到诗里面。这个口音难懂的诗人,连自行车都不会骑,同学被蜈蚣咬了之后,史纤治疗的方法,竟然是模仿一只公鸡叫。史纤这个人物形象也在这样的描述中落了地。
 
史纤因为自己的口音问题,引起了一场打架事件,他说“嘴巴”的时候,被一群东北的学生误听作脏话,所以,将他修理了一顿。转过头来,班里的大个子毛哥,毛小武,便为史纤出了气。
 
然而,这件事情,在宿舍里成为中文系卧谈的必谈内容。这让史纤活得非常尴尬。于是,他为了化解自己尴尬的生存氛围,在校外闲逛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进城的农民,怀揣着乡亲们的告状信,找政府的时候又被关了半个月,在街上流浪。穷人家的孩子看不得别人穷,史纤就将这个人带到了宿舍里,给他吃的和喝的,让他住进了他们宿舍。
 
史纤和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进城告状的人,有一天,将所有人的抽屉都撬了,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偷走了。当同学们愤怒地质问史纤,这个小偷是什么人,家住在哪里的时候,史纤才发现,他对自己帮助的这个人一无所知。
 
一下子被偷了那么多钱,于是史纤也成了被怀疑对象。尤其是马湘南,马湘南当着史纤的面说:“六万多的小钢镚小票,上百斤,比一箱炮弹还重,一个人根本扛不动!”得,这一下直接指向了史纤和那个偷东西的人里应外合。
 
史纤激动地拿一把刀要划开自己的肚子让大家看看自己的心是好的。同学们拉住了他,他趁着人不注意,一口咬断了自己的手指,说要写血书,发毒誓说他没有偷。
 
史纤的命运由此改变,如果史纤不是出生在一个偏僻贫穷的农村,如果他是像马湘男这样的官二代的话,那么,即使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他身上,他也不会如此激动。因为不用他解释,大家也会相信他的清白。而现在,史纤陷入自己原生家庭的原罪里。他想不出该用什么方法在短时间内洗清自己,于是自残。再然后,史纤逃离学校,从这一届学生的视野中消失。
 
这部作品除了小说语言的松弛,韩少功在遣词派句的过程中,充满了青春期的荷尔蒙气息。还有就是,这部作品人们说话的声调是高声的,这是一个时代的特色,这也是这一代人的精神共性。然而,这样的精神共性,在现实中,却并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这也是韩少功在小说中有意给大家展示的人物标本。
 
《修改过程》,是一部和时代握手言和的作品。韩少功写出了一代人的青春现场,差不多,也写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的潦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是一部向青春致敬的温暖作品,尽管,这部作品里充满了黑色的粗粝的生活砂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