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音乐节“高光”时刻背后
今晚,第二十二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将正式落幕。三周多的时间,22场演出,又一个属于北京乐迷的“忙碌十月”过去了。
音乐节的工作人员常常被这样问道:“每年剩下的11个月,你们到底在做什么?”其实,一年中,大家的脚步从来没有停下。剧目要不断沟通,特殊的场地要提前搭建,演出前后,接待艺术家也是一个相当重要而现实的问题。
让古典音乐带上“城市气质”
从保利剧院、中山公园音乐堂到后来的天坛、太庙、三里屯红馆、香河园文化中心,再到今年的水关长城和寿皇殿,北京国际音乐节的“版图”逐年扩大:一些巧妙的设计,总能让看似与古典音乐无关的空间焕发新的活力,但实现这些设计的过程却绝非易事。
10月14日,景山公园北端的寿皇殿建筑群乐声悠扬,灯光映照下,红墙环绕,古木幽翠。一轮圆月斜照,抬头可见南侧山顶的万春亭。寿皇殿门前的空地上,高台在两座石狮间搭起,法国钢琴大师让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