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固安县城沿着106国道往南走10公里,有个掩映在树林里的小村庄,叫南房上村。前些年村口立了块石碑,上刻“鱼化成龙”,许多人推测是“鲤鱼跳龙门”之意。其实,这四个字和清代村子里出的一位大人物有关,他就是于成龙。
南房上村归属固安县柳泉镇,有270户,900口人,生活在这村的于氏族裔有60余户。村党支部书记于泽群是于成龙的十世族孙,自2000年上任至今,67岁的他还在为村子里的大事小情操劳着。于泽群说,“鱼化成龙”碑是为纪念村上走出的清代高官直隶巡抚于成龙所建,寓意奔腾向上的力量。
“小于成龙”威名一点不小
电视剧《于成龙》热播之后,“于成龙”成了家喻户晓的“天下第一廉吏”。很少有人知道,清康熙年间,同朝为官的有两个“于成龙”,他们“名同姓亦同”。这两人都深受百姓爱戴,“前于后于,百姓安居”的民谣流传甚广。“前于”就是电视剧《于成龙》中的山西于成龙(字北溟);“后于”就是直隶固安人于成龙,康熙皇帝赞誉他为“廉能天下最”。
在300多年前的通州,没人不知道“前于后于”,这句话说的是两个人:一个是于成龙,另一个还是于成龙。因为两个于成龙年龄相差22岁,通州人也称他们为“大小于成龙”。两人不但同名同姓,还都曾在清康熙年间治理过通州,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们又先后担任过直隶巡抚,都以廉能闻名,惠泽万千百姓。
康熙十九年(1680年),老于成龙被擢为直隶巡抚,推荐辖区通州知州小于成龙;20年,老于成龙当了一年直隶巡抚升两江总督,看到小于成龙廉洁能干,就向皇帝推荐他升任江宁知府,他两个共治一地,成为康熙治理两江的左膀右臂。后来山西于成龙去世,固安于成龙亲自主持料理了他的后事。这两个康熙一朝的政治明星成为不朽佳话。
300多年后的通州“运河清风”廉政文化主题公园的“前于后于”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