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悠悠运河水 精神传千年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8-02 09:01:01

  “你,你真是常泰哥?”“正是,多谢大人费心周全。”前一幕还停留在夫妻重逢、翁婿相认的喜悦中,后一幕便见篱外两个黑影飞身跃上,挥刀直取白鹰,喊道:“姓白的一个不留,赶尽杀绝。”……8月1日,记者在《大运河》第三场的联排现场进行探班时,跌宕起伏的剧情和精彩绝伦的表演更让大家对这部新编历史京剧充满了期待。

  京剧《大运河》讲述了由于泰山根脉抬升大运河中断,明成祖朱棣时期,决定再次修建大运河,工部尚书宋礼临危受命,化妆寻访三代喋血运河的当地水利行家白鹰,栉风沐雨,终将运河挖通的故事。全剧集中表现了贤臣宋礼、运河儿女白鹰、白莲、常泰等人物在修河筑坝过程中不仅要与阻碍治水的恶势力作斗争,更要排除自然界的天然困阻,“披坚执锐,临难不顾”,谱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剧中的主角工部尚书宋礼是一个忠诚清廉、不畏权奸陷害、埋首工程的“笨人”。宋礼的扮演者、山东省京剧院副院长刘建杰谈到,这一人物形象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大国工匠”。细节决定成败,每一个转身、表情、动作甚至眼神都是塑造好人物的关键。这两个多月来,剧组每天排练至少两班,平均七八个小时,强度非常大,但为了能塑造好这一角色,付出再多的汗水都是值得的。

  据了解,山东省京剧院从2017年开始酝酿《大运河》主题的艺术创作,邀请了多次荣获国家戏剧大奖的剧作家刘桂成担任编剧,历时一年多打磨剧本,五易其稿,力求创作出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相统一的文艺精品剧目。

  该剧导演、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周龙认为,京剧《大运河》的创作,既要尊本守格,也要吐故纳新。在尊重其艺术规律、甚解其美学原则、遵循其创作法则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做一些积极地探索与尝试,让这一新创之作,富有时代性,符合时代审美情趣的需求。

  “京剧《大运河》对于充分发扬大运河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大运河精神的现实价值,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传承历史文脉,具有重要意义。”周龙说,希望通过我们对《大运河》的创作,让人们对大运河和大运河精神有新的认识,既唤起对先贤的怀念和崇敬之情,又能激励当代年轻人不断对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赵秋丽、冯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