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太行深山里的观鸟合作社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8-02 09:00:58

  淹井河村位于太行山自然保护区,海拔900米,三面环谷,地理位置特别。淹井河虽小,但内有乾坤。抬眼望去,几棵翠柏拥偎着一处棋盘石,传说是赵匡胤与高僧昙馥下棋论道之所。谷里有山河,水质清澈见底。在这里,春听鸟鸣观桃花,秋赏红叶芦苇荡,山河潺潺,别有风味,淹井河仿佛是太行山深处的一幅别致的山水画景。

  生活在美丽山水之间的淹井河村,今年53岁的齐文化特别喜爱摄影。随着前来欣赏山水的游人不断增加,齐文化早年间就投资将自家的农户改建成了能容纳二三十位游客的民宿。每年春秋旺季,络绎不绝的游客,总能为他带来四五万元收入,齐文化尝到了绿水青山带来的甜头。

  摄影是门烧钱的艺术,齐文化把赚来的钱大部分投资在了摄影上。2016年,在朋友的建议下,他先后到平顶山、三门峡考察,拍鸟摄影机位“一位难求”,有些甚至需要提前数月预约的景象让齐文化大开眼界,考察归来,他决定在村里成立观鸟合作社,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同时发展观鸟经济,不仅要研究鸟儿的习性,还要因循善诱,日积月累地坚持,这十分考验人的耐心。先期加入合作社的有十几人,他们在理事长齐文化的带领下,经过多次踩点,在山里寻觅到了最适合鸟儿生存,同时,也最适合搭建“摄影棚”的“秘境”。拍摄时,人藏在巨石后或者“摄影棚”里,最大限度减少对鸟儿的惊扰。寒来暑往,雨雪风霜,社员们雷打不动坚持每天为鸟儿定点投食。

  “直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鸟儿来吃食的场景,那个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忘怀。”今年73岁的合作社成员廉乐义告诉记者,因为野生鸟类天生敏感,从不轻易露面,从2016年开始喂食后,只见到每天撒的玉米糁减少,却从来没见过鸟儿的“真容”,直到2017年开春后的一天,廉乐义在喂食后没多久,竟然看到几只红腹锦鸡伸展着彩色的翅膀飞来这里,廉乐义赶紧回去把好消息跟社员们分享,大家第一次感到观鸟合作社真的能成!经过几年酝酿,现在,每天都有美丽的鸟儿固定来这里“就餐”,他们徜徉林间,成为太行山里最靓丽的舞者。

  齐文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等到秋天摄影棚搭好后就能开张迎客了。到时候,一个摄影机位100元一天,食宿另算,每个拍摄者来一次至少要拍摄两到三天,这样,一年下来,少说有几十万元的收入,刨去搭建“摄影棚”和饲料的成本,每个社员到年底分上四五千元完全不成问题。

  观鸟合作社成立后,每个社员都自觉成了鸟儿的“守护者”,过去因为有人下网捕野猪、野兔,总会误伤到鸟儿,现在,对于大自然馈赠的这笔独特的“财产”,村民们懂得感恩,比以前更注意保护森林,爱护鸟类。“我小时候常上树掏鸟窝。现在大家都教育孩子们不要打鸟。”廉乐义说。

  冬去春来,由猎鸟到护鸟,国家二级珍稀鸟类红腹锦鸡、勺鸡,还有红嘴蓝鹊等在淹井河村的山水间安下家。

  采访结束后,齐文化拿出自己的相机,向记者展示自己拍摄的鸟儿,画面中,被称为“鸟中凤凰”的红腹锦鸡舒展着五彩的翅膀,在蓝天碧水的映衬下,婀娜多姿,带着村民们的致富梦,轻抚过天际。(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崔志坚通讯员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