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已过,北京正式进入荷花季。
说到荷花,人们很自然会联想到有“北京城发源地”之称的莲花池。
历史上北京城到底有多少处莲花池?
北京又是何时开始种植荷花的呢?
这不,小编这就带您来了解老北京有关荷花的故事。
最早的“莲花池”其实在辽代的延庆
北京地区栽植荷花的历史,辽代以前未见记载。《北京花卉史话》称:北京种植荷花大致始于辽代。
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升幽州为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代陪都。在辽统和二十二年即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宋辽缔结了“澶渊之盟”后,宋辽维持了百余年的和平,并多有交往。宋朝使臣将广植于南方的莲籽赠予辽国,被植于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因其“艳而不妖”,“荷气微风香暗通”,颇受辽圣宗耶律隆绪青睐,将其视为“国花”。
辽圣宗时期,萧绰太后(萧太后)于缙山县(今延庆区)妫水之南设行宫,除建有亭台楼阁外,还辟有一处池塘种植荷花,称“莲花池”。每当夏季莲花盛开之际,萧太后便于莲花池旁赏花戏水。
《北京市延庆县地名志》载:莲花池“辽代成村,县志载,该地为萧太后植莲之所,故名莲花池”。
清代北京城曾有38处“莲花池”
明清时期,荷花已成为北京地区栽植较为广泛的花卉之一,清代有“奉宸苑三十八处莲花池”之说。
据《京华园林丛谈》载:“三十八处莲花池之地址:在城内的有紫禁城外护城河、南海、中海、北海、积水潭、后海银锭桥西、地安桥西什刹海,计七处;在西郊的有圆明园、颐和园、六郎庄、圣化寺、北坞、功德寺、泄水湖、耕织园、玉泉山、菱山铺、湖心楼、畅春园、长河两岸、万泉河两岸、紫竹院、乐善园内、乐善西池、乐善南池、乐善东池、倚虹堂、钓鱼台,计二十一处;在北郊的有德胜门外、立水桥,计两处;在南郊的有大红门、草桥、镇国寺、团河、南莲花池子、北莲花池子、万泉寺及京师护城河,计八处。”
“奉宸苑”是清廷所设官署,为内务府所属三院之一,掌管皇室苑囿园林。这38处莲花池均属“官管”,是帝后、皇亲国戚及王公大臣们赏荷之所。
乾隆“梦遇荷花女”
关于圆明园的荷花,一直有这样一个传说。
当年乾隆皇帝和和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