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 佳
7月15日至21日,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委托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文旅融合与产业发展专题研究班在北京举办,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的相关市(地、州、盟)党委、政府分管负责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师(市)分管文化和旅游工作的负责人共36人参加培训。
带着问题来 带着答案回
“此次培训班层次高、水平高,课程安排合理紧凑、授课内容针对性强、授课形式科学有效,让人真正学扎实、学到位了,可谓如饮甘醇、如沐春风。”参训学员纷纷赞道。
据了解,为切实了解学员们的实际需求,培训班开班前做了详细周密的问卷调查,再挑选专家名师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旅融合与区域发展、新时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学员迫切需要的内容开展授课。
黑龙江省黑河市副市长陈晓杰表示,“借助授课老师的宽阔视野、渊博知识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我进一步学习掌握了中央最新的理论、方针、政策,进一步准确把握了国家宏观层面关于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信息导向,进一步认清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文化旅游发展是系统工程,涉及各行各业,必须坚持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不断深化全域旅游发展观,推进产业融合,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匹配。”
河南省济源市副市长卫祥玉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以及文旅融合与美好生活、大数据、市场主体等专题讲座深表赞叹。“让我受益匪浅。”他说,“这些内容既高屋建瓴又条分缕析、既全面宏观又细致入微、既鞭辟入里又浅显易懂,让我对文化和旅游以及文旅融合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和路径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安徽省蚌埠市副市长张晓静表示,专家们提出的“美好生活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理论硬核,也是实践导向;大数据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理论支撑,也是实践路径;市场主体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理论载体,也是实践主体”等理论,让人思路更开阔。“比如专家对英国和日本文化旅游发展中政策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的分析,对欠发达的泰国北部地区非遗与乡村振兴事例的分析,帮我们梳理出可供国内借鉴的路径,让大家实打实学到了文旅发展的践行之道。”
从旁观到参与 从严肃到趣味
本次培训在小米集团、“北京坊”以及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北京巅峰智业集团进行了现场教学,突出参与性与互动性,让学员深入参与,积极讨论交流,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切实有效地解决问题。
在小米集团,为了让学员更好地了解人工智能科技如何助力文旅融合,讲解的同时安排学员参与产品体验和角色扮演,每位学员挑选一件自己喜欢的产品,思考如何将其应用到文旅产业中。云南省丽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木崇根说:“最有趣的环节是大家扮演小米集团的‘高参’,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让人深刻认识到科技对于生活的颠覆性影响,通过技术创新,智慧产业、数字经济不仅打造了更舒适的智能生活体验,更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
广东省潮州市副市长、党组成员余鸿纯表示:“积极探索创新文旅融合发展的新途径,一方面要创新理念,‘北京坊’的实地教学让我深有体会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