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岳进(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出塞行》(其一),被世人奉为名诗绝句,粗通唐诗者皆可背诵。若细考现存唐、宋、元三代唐诗选本,却发现除唐《才调集》和宋刊本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外,其他选家都未收录此诗。虽然王昌龄在当时就以七绝闻名于世,但此诗长期以来未受青睐。真正使此诗广受赞誉、奉为七绝第一的是明代的诗论家和选家。
以博学才高著称的杨慎著有《升庵诗话》一书,认为“此诗可入神品”,神品是诗歌品鉴的最高等级,这是前所未有的高度赞誉,由此开启明代诗家对此诗的热烈关注。“前七子”之首李攀龙编选《古今诗删》录之,并标举为唐人七绝的第一。
针对杨慎、李攀龙之说,诗家议论纷纭。敖英《唐诗绝句类选》云:“‘秦时明月’一首,用修、于鳞谓为第一。愚谓王之涣《凉州词》神骨声调当为伯仲,青莲‘洞庭西望’气概相敌。”从神骨、声调的角度,推举王之涣《凉州词》和李白《与贾舍人泛洞庭》为七绝最高典范。
王世懋《艺圃撷余》也说:“于鳞选唐七言绝句,取王龙标‘秦时明月汉时关’为第一,以语人,多不服。于鳞意止击节‘秦时明月’四字耳。必欲压卷,还当于王翰‘葡萄美酒’、王之涣‘黄河远上’二诗求之。”将遴选的范围限定在王翰、王之涣的《凉州词》。
时人纷纷提出王翰、王之涣等与王昌龄竞争第一,实与明代中期以来诗坛倡导盛唐格调的主流思潮相为表里。如胡应麟《诗薮》云:“盛唐绝句,兴象玲珑,句意深婉,无工可见,无迹可寻。中唐遽减风神,晚唐大露筋骨,可并论乎!”
众多盛唐七绝中,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正是以“兴象玲珑,句意深婉”脱颖而出。王世贞《艺苑卮言》论曰:“李于鳞言唐人绝句当以‘秦时明月汉时关’压卷,余始不信,以少伯集中有极工妙者。既而思之,若落意解,当别有所取。若以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间求之,不免此诗第一耳。”王世贞开始亦不信服,体悟到“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的妙处后,方才认同李攀龙的选择。诗人感叹征人离乡万里不得回还之苦,并通过古今对比侧面婉讽将军无能,自然是明白可解的。所谓“不可解”,正在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杨慎《升庵诗话》云:“‘秦时明月’四字,横空盘硬语也,人所难解。李中溪侍御尝问余,余曰:杨子云赋‘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