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重庆秀山:非遗传承助脱贫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1-08 15:10:20

  “我们苗绣的代表作品《卧虎》在香港拍出了高价,《牛角国衣》参加英国礼服展览会以3600英镑出售,《牛春图》系列也已被中科院收藏。这几年市场越来越看好苗绣精品,我们的发展空间很大。”近日,重庆市非遗传承人、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梅江镇民族村晶珠苗绣工艺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秀燕的一席话,激发了新学员们的学习热情。

  秀山地处渝湘黔交界处,梅江镇是秀山县的苗族聚居区,苗绣是当地的传统手艺。从梅江外嫁他乡的杨秀燕打小喜欢苗绣,2013年春节回乡探亲时得知家乡的苗绣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得到了扶贫政策的支持,杨秀燕和一些同样喜欢苗绣的乡邻商量后,决定成立苗绣合作社,传承发展濒临失传的苗绣技艺。“能绣普通绣品的秀山人很多,我们希望帮助更多的人迈过从‘普通’到‘精通’、从‘精通’到‘精品’这两道坎。”杨秀燕说。

  为了保证每件苗绣的质量,杨秀燕和合作社几位苗绣能手一起讨论如何将苗乡生活自然生动地做成图样,如何更加传神、逼真、立体地呈现在画布上。她还在民族村和秀山县城办苗绣培训班,接受培训的200多名学员都成了技艺娴熟的绣娘。合作社推出的几十种苗绣产品,经她们巧手绣制后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有时尚的现代气息。已经有56户村民加入的合作社,近几年每年销售总额都超过了500万元,7个贫困户绣娘已全部脱贫。

  非遗脱贫是重庆市秀山县文旅融合和精准扶贫的新探索。起源于唐宋、延续于元明、兴盛于清代的“非遗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