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文化活动 > 正文

2018年第四届口述历史国际周在京举办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1-14 08:05:34

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在发布会上回忆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人民网尹星云 摄

人民网北京11月12日电 (尹星云)11月5日—11日,2018年第四届口述历史国际周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以“口述历史档案的多元化应用”为主题,除了常规研习营、口述纪录片交流会等环节,新增口述历史项目展。口述中心联合深圳市越众公益基金会,共同为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口述历史同仁提供展示平台和资金支持。

11月9日晚,“口述历史之夜——口述历史国际周2018特别发布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发布会上,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主任、口述历史国际周组委会主席丁俊杰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校党委书记陈文申先后发言,介绍、发布口述中心2018年在史料采集、科研、教育教学、对外合作、与展馆接待等方面的年度成果,充分肯定了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这几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对今后发展寄予厚望。他们表示,口述中心依托学校的教学优势和学术资源,促进了口述历史的研究,今后也将以更丰富、多元的形式为口述历史学科发展、学术交流提供便利。

由专家组在近百个参选项目中评选出的十个项目代表在“口述历史之夜——口述历史国际周2018特别发布会”的舞台上分享他们在日常实践中采集到的珍贵故事,这些故事感染了现场的每个人。

发布会上,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深情款款地回忆了自己的人生经历,表示希望为自己的女儿留下这一段珍贵的记忆。同时,她讲述母亲收藏的1700多封家信和背后的青春记忆,引起了在场观众的共鸣。

随后,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创始人、口述历史国际周组委会荣誉主席崔永元教授做了简短演讲,回顾了自己走上口述历史之路的过程。国际周组委会执行主席、总策划林卉女士也在发布会上对口述历史国际周四年来的历程进行了的回顾。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口述历史打破了在诞生初期以档案实践为导向,史料补充为目的的发展宗旨,但仍与档案资源的管理与应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口述史料的收集、管理和应用为档案部门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动力,由采访者和受访者共同完成的口述访谈扩大了档案收集来源,口述史料存储介质及数字化改变了传统的档案保存模式,科学的档案存储方法保障了口述访谈成果的积累,有效的档案资源发掘拓展了口述史料的应用。口述历史与档案的有机结合,使“人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真正成为可能。

据悉,口述历史国际周是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自2015年起搭建的口述历史同仁交流与互动平台,业已成为中国口述历史学界的年度品牌盛事。

过去三年,口述历史国际周吸引了来自中国大陆及港澳台、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南非、新加坡、韩国、印度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口述历史专家、学者和资深实践者的深度参与。每一年,口述历史国际周的特别发布会都备受关注,线上线下逾百万人次参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