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文化活动 > 正文

“70后”作家石一枫创作研讨会:通过小人物折射大社会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0-29 14:16:06

10月22日下午,石一枫“城市新人物”创作研讨会举行。

人民网北京10月24日电 10月22日下午,由北京出版集团旗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十月》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石一枫“城市新人物”创作研讨会在集团6层会议室举行。著名文学评论家、作家白烨、张莉、李云雷、季亚娅、饶翔、师力斌、李宏伟、刘大先、张慧瑜、徐刚、丛治辰、马小淘、岳雯等人出席会议。与会专家就就石一枫笔下的“城市新人物”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的创作研讨。此次座谈会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主持。

石一枫“城市新人物”创作研讨会现场。

会议伊始,北京出版集团总经理曲仲首先发言。他谈到:“近年来,70后作家群体已经崛起,成为当代文坛的中坚力量。他们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关照当代现实生活,直面新时代的文学和审美呼唤。作为北京市出版行业的龙头企业,北京出版集团一直不遗余力地支持原创文学尤其是青年作家原创作品的出版。近年来,集团先后推出了徐则臣、李浩、弋舟、石一枫、乔叶、鲁敏、付秀莹、任晓雯等一大批70后作家的作品,在出版界及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和反响。作家石一枫,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由《十月》杂志刊发的石一枫小说《世间已无陈金芳》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也连续出版了石一枫的《世间已无陈金芳》《特别能战斗》《心灵外史》等作品。石一枫标识出北京当代文学的深度,他的作品创作构成了当下中国文学正在隆起的敢于思考和担当的文学方向。今天邀请各位作家、评论家就石一枫笔下的‘城市新人物’这个主题展开深入的创作研讨,希望能够把握我们当代的时代精神,推动当代文学的前行。”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近两年出版的石一枫作品。

石一枫的京味小说不仅饱含民俗意味,更演变成城市人的心态。同时,石一枫持有古典小说的观念,以塑造人物为写作的第一要义。他尊崇鲁迅、老舍一代人开启的新文学传统,笃信文学对社会的介入和影响,在小说中他塑造了陈金芳、苗秀华、大姨妈等一批具有鲜明性格的“城市新人物”。诸位评论家及作家认为,石一枫对新时期以来社会生活所曾遭遇精神难题的触及和有效的文学表达,得到了批评界和读者的广泛认同,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为讲述“中国故事”、积累文学的“中国经验”,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石一枫正和一批重要作家一起,用他们的小说创作,构成了当下中国文学敢于思考和担当的文学方向。

《十月》杂志主编陈东捷说,石一枫小说这些年产生的影响不是偶然的,他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孩子,创作了京味文学,同样类型这些年确实比较少,但是石一枫笔下的北京与过去明显不同,不是老旧封闭的北京,而是开放的北京,时代感很强的北京。

白烨表示,石一枫作品中给人印象很深的是小字号的人物,他们是普通人,平凡的人。但是他在写作的时候认真对待每一个人物,他的作品里面每个人物看起来都是有自己的独特形象,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甚至在家庭以及社会各种矛盾冲突中保持自己的追求和理想。

“但是这些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在尽其所能向前走克服困难,所以他的人物都有一根筋的特征,尤其这几个主要人物,比如像陈金芳,为了比别人活的更好这个理想不断的追求。”白烨说。

“小人物有大用场”,白烨指出,石一枫刻画的这些小人物背后有社会的、时代的、历史的各种各样的元素,以及这些元素在人物身上的遗存与压力。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张慧瑜认为,石一枫在创作中有某种尝试要突破纯文学的限制,让他试图能够抵达比如像《平凡的世界》这样的对一般非文学圈的读者的吸引,他有意识的用很多比较通俗文学和类型文学的手法来写,这是他和一些70后作家不一样的,他非常注重故事性、叙事性,非常注重阅读的快感。

文学评论家李云雷直言石一枫是一个真正属于新时代的作家,他的几部作品都在写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他用跟我们以前历史叙述不一样的视点在写,比如他用陈金芳的视点来写,用安小男的视点来写,用北京大妈的视点来写,这些确实呈现立体的他对这个时代的理解,有很多被历史忽略的细节,一枫能够抓到这样一些细节,抓到这样一些在历史大的进程之中一些小人物,并且小人物跟大时代之间产生一些关联,这是一枫的眼光特别独到的地方。”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表示,希望通过大家的研讨,期待石一枫能够一如既往的敏锐的抓住时代的新变化,在创作上“从高原迈向高峰”,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类似石一枫创作的、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出现在读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