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书画名家 > 正文

中国海洋画界定标准研究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5-02-07 14:07:04

  【摘要】:本文从我国绘画术语标准化工作的意义出发,主要分析、研究了国内外术语标准化形势及中国绘画术语标准化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中国海洋画画家的历史责任,提出了中国海洋画这一术语命名所遵循的“单一性、通用性、科学性和前瞻性”原则;提出并借助于典型的中国海洋画代表作品,详细说明了中国海洋画的四项界定标准,指出了术语的跨国适应性,并提出了“中国海洋画有可能成为中国画走向世界、惠及人类的先行画科”的预言。

     【关键词】:中国画;海洋;术语;标准

引  言

     中国海洋画已成为我国画坛不可忽视的中国画新领域,“中国海洋画”这一新名词,已成为绘画领域新的通用术语。在国内日常交流活动中,也可简称为“海洋画”。随着海洋世纪的到来,它将逐步成为国际性绘画术语。所谓术语,根据其所属文化类型的不同,其术语含义的标准化要求也有所不同。从广义上讲,术语是对人类生产、生活、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造、创新、发明、发现等活动过程的描述及其相互关系的处理、知识和概念的归纳及其升华、成果积累及其批评、传承和史记等独立而完整的最权威、最经济的语言元素和高度文字概括。为了防止和约束人们对术语的曲解及其所引起的不必要的论争行为,消除社会及国际交流的障碍,当代国际术语标准化形势,要求各个科学领域的术语及其定义均应有全国乃至国际统一的标准。随着当今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使得人类生产、生活、科技和文化艺术等社会交流活动的速度、广度、深度大大提高,促进了社会媒体、出版、教育等行业的飞速发展,进而给各行各业的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强标准化工作,标准化活动几乎渗透到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一切领域,成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内容。我国的工程建设、工业、农业、医学等科技标准化工作走在了前边,其中的术语标准化为这些行业的科学知识传播、技术开发、成果推广、信息沟通和技术标准的实施起了重要的保证作用。而人文社会科学(包括绘画艺术)领域标准化相对起步较晚,特别是术语标准,进入21世纪以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才开始重视术语标准化问题。为适应当今社会文化艺术交流和传承新形势的要求,作为海洋画家,我们应肩负起本领域艺术术语的标准化历史责任。特别是在中国海洋画科和海洋画派的形成和发展之际,开展中国海洋画相关术语的命名及定义标准化研究,对中国海洋画的发展、艺术交流、传承和促进整个中国画艺术领域的扩展及其标准化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中国绘画术语标准化形势

     有人可能会说,我国历代绘画领域,当时对其绘画专用术语(名词)和画科本身的界定,并未制定统一标准,不是也传承、发展的很好吗!是的,那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绘画作品和画论文章不具备社会广泛交流的条件,没有大量的媒体报道、宣传;那时信息比较闭塞,只是同门画家自掌分寸,沿守门派风格,除了宫廷画院和当时各师门流派少数人内部交流传承之外,官府和社会没有对各画科、门派的艺术术语的统一要求。当时画派的名称和艺术特点大多也是后来的评论家和史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分别给以总结、或沿袭、或综合认定的。因为那时没有像现在这样信息化时代的迫切需要,当然,也就不需要整个艺术领域对其术语的统一界定。就是说对这些术语随便怎么叫,随便怎么解释,对某个门派以外的画家及社会影响不大。而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网络时代,一篇学术文章、一幅作品或一种艺术观点的发表,顿时全国乃至国际相关领域都会广泛转载传播开来,其影响之大可以想象。所以,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都特别重视行业术语的标准化工作,对中国画领域也不应例外。否则就会影响中国画在世界上的文化艺术竞争力,影响中国画在世界艺术之林的地位。在国内,也会造成观点混乱,甚至会因某个不当的术语或术语解释而引发一场大的论争。我国近百年来的四次中国画大论争,与“中国画”及其相关术语的标准化问题不无关系。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我国大量的中国画术语都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自发的、未经政府组织、由画家论著提出,通过传播、交流和传承,逐步得到画家、批评家和史学家们的认可、提炼、传承造就的。历代传承下来的各画科、各门类的大量名词和词组等,虽然早已成为历代画家公认的最权威、最经济的语言元素,但是,至今尚未正式被列为绘画行业或国家术语标准,我国历史上的绘画论著、辞典、画语录等等之丰富,世界无比。但是,真正具备术语标准的尚少。不少辞典都是引经据典,阐述其来源和不同的叫法,甚至有的还有多种解释,只像是术语标准的“条文说明”或“文献展示”,倒使词条出现了“多义性”,因而不符合术语条文编写规定。同时,因为没有厉行国家或行业标准化程序,在全国或全行业广泛征求意见,即使当代的一些新辞典,经过了国家主管部门组织的审定,因其属个体或团体的成果,其内容属文献性、词语汇编性和手册性的成果,不符合术语标准的写法要求,文字也不符合国家标准用词用语的规定,没有对术语及其定义进行提炼和单列成册,没有上升为符合“四性”原则的国家或行业(如文化部系统)术语标准,因而就缺少权威性,更不具备标准法律效力。造成了近现代一些所谓的“改革派画家”对“中国画”、“笔墨”等中华民族经典术语的片面理解和个性化解释,甚至要“革中国画的命”,自然就引发了百年来一次次捍卫中国画的论争。

     以此为鉴,在中国海洋画领域,为了防止某些人在艺术交流过程中的随意误传、误导,影响对中国海洋画及其艺术特征的正确认识和了解,防止给人造成“中国海洋画没有固定的定义标准”的错觉,我们对“中国海洋画”就应该有一个比较完善的统一界定标准,以便在交流、撰文、传承时有一个统一的术语解释。至少在中国海洋画领域内能够统一,以利于社会对海洋画的认知和检阅,提高媒体传播和艺术传承的效果。笔者根据个人的创作体会和对当代几十位著名画家的海洋画作品的分析、研究,决定选择“中国海洋画”这一术语,作为本领域术语标准化研究的突破点,与同道们共同携手开展中国海洋画理论、技法等相关术语标准化研究工作,为加速中国画领域术语标准化进程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海洋画”术语命名

     在中国海洋画发展的几十年间,“中国海洋画”这一术语曾经被叫做“大海画”、“海画”、“海洋山水画”、“海境山水画”、“海石画”、“海洋绘画”等,个别还有叫做“中国画海洋画”的。根据国内外术语标准化要求和个人术语标准化工作的体会,笔者认为术语的命名应遵循“单义性、通用性、科学性(含自然及社会科学)和前瞻性”(简称“四性”)原则,而且应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由此,可以看出上述命名均存在不足。未能满足“四性”原则的要求。通过近30年来海洋画家们的实践、交流,对这一术语的叫法逐步取得了共识,目前,大多数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中国海洋画”这一术语命名。它是根据这种海洋画的中国特色而定的,强调的是“中国的海洋画”。术语高度概括了它的中国画性质、题材和意境特点。此命名既区别于西洋海洋画,又区别于取材于海洋的普通山水画,而且其命名和定义都完全满足了“四性”原则要求,同时,还具有跨国适应性。现具体说明如下:

     1、单义性:顾名思义,“中国海洋画”是指中国的海洋画,既强调了“海洋题材的画”,又强调了“中国的画”,正象“中国山水画”、“中国花鸟画”、“中国人物画”的命名一样,使之饱溶了中国画内涵,体现了它的中国画属性,非常符合其客观画面内容,准确地概括了它的民族性、画种(含笔墨技法、载体)和题材等内容。此术语不会被误解为西洋海洋画或他任何国家的海洋画。也不会被混同于中国画家的西洋海洋画,这就是它的单义性(或唯一性)特点。

     2、通用性:由于中国画创作理念和笔墨技法早已成为中国画各个画科及其门类通用之道、普遍之法,所以使中国海洋画的命名也具备了“通用性”。该术语可适用于中国画领域的各种海洋画(如花鸟海洋画、人物海洋画或工笔、写意、青绿重彩、水墨、焦墨海洋画等等)。也就是说,该术语涵盖了中国画范畴的、以近景海洋要素为主体意象的所有海洋画,这也是中国海洋画比普通山水画更具包容性之所在。这里特别指出,由于中国海洋画既描绘和臆造近在眼前的海洋主体意象,同时,还由近及远,臆造海洋远景和虚无玄远的辅助意象。这就使中国海洋画,像人物画和当代花鸟画容纳虚无背景山水意象一样,具有了容纳普通山水画意境(视觉中、远景)的包容性,这是中国海洋画与人物画和花鸟画的包容性相近之处。

     3、科学性:此术语,从语言科学角度讲,主要体现在术语命名语言精练、语法严密。术语以双重定语省去了两个“的”字,而且包含了“中国画”性质的含义,非常简练、科学;同时“海洋”作为“画”的定语,揭示了此种画的取材博大、包容及跨国适应性。因为,自然界只有海洋是不被分割、环抱五洲、内含各国的全球统一水体。若仅用“大海”或者“海”作定语,因其可能被分割、围隔,如里海、黑海等,因这种水体范围小而没有明显的潮汐现象。即使在大风情况下,也不会有像海洋那样巨浪滔天的阳刚之水。“海”只有与大洋合为一体,才会具有明显的勇往直前的潮汐态势(如钱塘大潮等),所以,只有此术语才能代表和反映所有形式的中国海洋画的画面意境。

      4、前瞻性:此术语具有时代意义,因为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是人类经济、文化发展的新领地,海洋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新趋向。中国海洋画是随着海洋开发而产生,在国际上,其画面意境可给世界各民族以亲切感,它能反映人类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因此,它具有跨国适应性和对中国画未来发展的指向性。这就是它的前瞻性。

     总之,该术语是当代中国海洋画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完全符合国际术语标准化要求。

中国海洋画界定标准

     以中国画的艺术理论、笔墨技法为主导,以宣纸、绢帛为载体,取材与海洋,并以近景海洋要素为画面主体意象的中国画就是中国海洋画。这就是中国海洋画的界定标准。具体应满足下列四个条件,

     1、以中国画的艺术理论、笔墨技法为主导;

     2、以中国画绘画材料(宣纸、绢帛)为载体;

     3、以海洋要素为题材;

     4、以近景海洋要素为画面意境的主体意象。

     以上四点,缺一不可。中国海洋画的创作,就是按照这四个条件,通过对近在眼前的海洋要素重点刻画,使画面上海水的波涛、浪花、水纹或海岸、岛、礁的沧桑纹理或鱼、鸥、船舰之动势等主体意象自在逼真,特别是海洋的主体要素——海水,不论是作为画面主体意象,还是作为其他近景海洋要素(主体意象)的辅助意象,甚至处于阴暗笼罩之下的近景溟虚之水(海雾弥漫之水除外),在画面中均成为有形之水,成为意境震撼力的主导元素;配合点景意象,并将实水由近及远,逐渐虚化,臆造出气势磅礴、激昂奋进、宽宏博大、拼搏奉献的精神境界和阴阳相济、虚无玄远的多重遐想空间,充分表达画家的情思、胸怀和思想寄托。进而揭示海洋与人文、哲学、审美的关系,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

对界定标准的说明

     上述标准的确定,主要考虑了,中国海洋画是由中国山水画创新,发展而来的新生画科,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画家们不约而同的探索、创新、发展、开拓出来的中国画新领域。就它的笔墨语言、技法、意境构图、创作理论、审美取向等等,无不体现着中国画、中国山水画的传统血脉,因而术语的定义必须符合中国画理论、笔墨技法及华夏文化特征,同时,还必须体现独立、明确的艺术特点,使之成为中国海洋画科的标志性术语。

     界定标准的前三条,只能作为判断是不是“以海洋要素为题材的中国画”条件。这里的海洋要素主要包括:海水、海岸、礁石、海岛、海鸟、海洋动植物、海上人物、海上建筑物、导航标志、海洋神话相关元素、海洋历史遗迹、船、舰等。但是,取材于海洋的中国画并不一定就是中国海洋画,还得看画面的主体意象是传统的中、远景海洋要素,还是近在眼前的近景海洋要素,这应该是中国海洋画的决定性条件。因为单就海洋要素而言,它既可以作为中国海洋画的取材,又可作为西洋画取材,也可作为普通山水画取材。我国宋代、清代和近现代山水画中均有取材于海洋要素的,但它的意境和主体意象还是人们视觉中的中、远景,是传统山水画创作理念和情趣,画面意象中的水、石、岛礁还是作为画家视觉的中、远景意象。因为远水不见波文,远石不见纹理,所以以留白(虚白)代替海水,或给以少许淡染,海水成了画面中虚的“阴柔之水”。其画面意境没有摆脱文人士大夫那种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安稳、平静、悠闲的意境、意趣,没有波澜壮阔、激昂奋进的近景海水意象,也没有对近景海石作纹理逼真的刻画,更不可能创作出以海洋生物为主体意象的花鸟海洋画或踏浪驭海的人物海洋画等。其主体意象仍是人们视觉的中、远景海岸、海岛山体、植被、居所、楼阁等意象,这些意象与海水的关系恰恰和当代中国海洋画相反。在以中、远景海洋要素为主题意象的海洋题材的普通山水画中,海水成了辅助意象的虚水,成为陪衬之物。画面的主体意象是被缩小了的视觉中、远景山、石、林木、居所,因而远远小于山体、林壑的具象海流、浪花就不可能同时呈现在这种画面上。否则,就会出现视觉矛盾和不协调。例如宋代夏珪的团扇《钱塘秋潮图》(图1)(《中国传世名画》),把近景海水钱塘大潮的具象潮头波涛置于了视觉中、远景意象林壑及宝塔的之后,扩大了海潮巨浪与缩小并概括了的山林、宝塔的矛盾,构图不太协调,其决定性原因就是把视觉的中、远景物象置于了近景具象海浪的前边。如果把两者的位置调换,将山林、宝塔由近及远,进行虚化,把巨浪潮头置于最前边,使之成为扇面的主体意象,它就成了非常协调的中国海洋画。

 

         

图1  钱塘秋潮图    夏珪作

     综观当代中国海洋画作品,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打破了那种 “林泉之志”的文人意趣,臆造出了顺应时代、气势磅礴、激昂奋进、具有空前震撼力的今朝风流英雄思想境界。要定义中国海洋画,决不可忽视这一点。所以在界定标准中,必须明确“以近景海洋要素为画面意境的主体意象”这一决定性条件,并加入画面意境特征的内容。这才是中国海洋画的完整定义。目前中国海洋画创作成果琳琅满目,大大丰富了中国画宝库,开拓了彩墨及水墨海洋画、焦墨海洋画、青绿重彩海洋画、构成与写意相结合的海洋画、花鸟海洋画、人物海洋画、神话海洋画(包括人物神话、鸟兽神话等)

     例如海洋画派创始人、新加坡南洋画院院长、北京狮城南洋画院院长宋明远先生以纹理逼真的沧桑海石和阴阳相济的近水彩墨海洋画《天籁》(图2)、笔者以行草书法支撑,和以具有双重功能的留白阐发阳刚之势的近水焦墨海洋画《南沙巡航图》(图3)和近浪至绝、微茫缥缈的幽远意境重彩海洋画《幽邃》(图4)、著名海洋画家赵润生先生以构成和水墨意象相结合的海洋心声写照《蛟龙》(图5)等就是典型的中国海洋画例子。

 

 

                  图2  天籁               宋明远作

 

 

 

 

    图3 南沙巡航图 (焦墨)  郭文伟作

 

       图4  幽邃  郭文伟作

 

       图5 蛟龙   赵润生作

图6 争上游     曾仲作作

                        

 

                                 图7 坤宇神威  邴锋作             

 

                         图8  春潮            王西京作

     另一方面,中国海洋画的主体意象是近在眼前的海洋要素,因眼前视觉分辨力所及,使它具有了超越普通山水画的包容性。它可以包括以海洋动植物为主体意象的花鸟海洋画、以海洋人物活动为主体意象的人物海洋画和以海洋神话故事为主体意象的神话海洋画等。例如中国花鸟海洋画开拓者、著名海洋画家曾仲作先生以斑斓的南海海生物为题材的彩墨海洋画《争上游》(图6)、以188米海洋画长卷《中华魂》荣获吉尼斯之最的北京天骄书画院副院长、著名画家邴锋先生的《坤宇神威》(图7)、西安中国画院院长著名画家王西京先生的具有强烈时代感和震撼力的一代伟人邓小平光辉形象《春潮》(图8)等这类中国画,都应属于中国海洋画。如果不是近在眼前的海水,而是普通山水画的中、远景之水,画面上就不能出现这样可视的水中海洋动植物(花鸟类),也就不能营造出不同于普通花鸟画的中国花鸟海洋画。对人物海洋画,也是因近景海水而包容之。我们在界定某一海洋题材的中国

      画是不是中国海洋画时,这一决定性条件非常重要。同时,因为海洋文化具有国际适应性,使得中国海洋画的绘画语言在国际间,比“林泉之志”的“中国文人画”要容易接受,而且画面意境也适用于西方涉海活动及涉海文化。任何国家按此四项标准作画,均可激起该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符合当今国际海洋文化取向。因而,可以预见,尽管中国海洋画是我国目前为止出现最晚的画种,然而,它有可能成为中国画走向世界、惠及于人类的先行画科。

     【注】:作者:新加坡南洋画院和北京狮城南洋画院副院长、海洋画派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天津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资深会员、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