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书画收藏与经营相结合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5-02-05 14:07:52

 

99艺术网:您可以说是最早一批经营画廊的人,刚开画廊的时候,当时整个的生态圈是怎样的?

李剑光:那是1991年,当时北京只有屈指可数的三家画廊在做油画作品的营销,那个年代可以说没有什么专业画廊,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榜样,也没有可以学习的对象,只能偶尔出国到国外的画廊看一看,学习一些经营画廊的经验。那个时候应该说艺术市场还没有形成,购买人群基本上都是常驻北京的一些商社、外籍人员和大使馆的外交官们。

99艺术网:那时画廊的经营模式主要是什么样的?

李剑光:当然也是以展览的形式推出,那时候中国人几乎没有人买油画,而且那时候没有这么多的艺术媒体,只能以请柬的方式邀请一些朋友、艺术家还有外国人过来看展,当时的艺术气氛也很浓,只是跟今天展览这种热闹的场景不可同日而语。

99艺术网:从世纪艺苑到现在的灿艺术,从日坛公园到观音堂再到798,每一次迁址是怎样考虑的?

李剑光:由于当时中国还没有成规模的艺术园区,所以一开始画廊选择开在国贸旁边的京伦饭店里,因为那个时候日本人购买艺术品的人很多,欧美人买的也不少,而京伦饭店恰恰是一个日方投资的酒店,加上当时也算是北京一个很好的饭店,会有很多来中国旅游的外国人出入,所以考虑把画廊开在那儿。

一年多之后,画廊生意不错,同时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希望能够做一些更加体面、相对专业的个展或者联展,于是就考虑寻找一个更适合的场所。当发现日坛公园具服殿的时候,感觉这个古建筑大殿的展示效果非常好,于是把画廊搬到了那里,并正式誉名为“世纪艺苑”。从那以后就开始不断地推出好的展览,运营模式也开始逐渐走向正规。

2005年的时候,王四营乡镇府请我帮助他们规划一条画廊街,我就当了观音堂项目的负责人,建成了中国第一条画廊街,画廊也就随之搬到了观音堂。

这样差不多开了三年,2007年艺术市场火爆,画廊逐渐增多,798艺术园区也开始越来越有影响,当然那个时候的798也还没有今天这么热闹,但是毕竟这里人气更旺,做展览和经营都还不错,所以就搬来了798,画廊也更名为“灿艺术中心”。

艺术家选择上更加多元化

99艺术网:您早年一直经营经典写实的艺术品,是怎样考虑的?

李剑光:这是时代原因。由于那个时候没有那么多画廊经营油画,所以画家们也都很需要一个好的场所去展示、出售他们的作品。由于画廊开的早,那时候没有那么多的竞争,画廊在画家资源这块是非常充分的,几乎就是随意去挑最好的画家合作或者展览。尤其是90年代那十年,基本上是围绕着北京画院、中央美院,还有川美和鲁美的一些画家,具象绘画是那个时期绘画风格的主流,所以那时画廊经营写实油画也是最多的。

等到了2007年,也就是刚进入798的时候,大家的热情都在当代艺术上,我们做的经典写实就显得有点儿与大环境格格不入。真是阴差阳错,08 年金融危机之后,当代艺术市场发生了问题,让很多人受了刺激,很多买家突然又一窝蜂似的热衷于写实绘画,画廊恰巧有一批早年积攒的库存,于是那个阶段在市场不景气的形势下,画廊经营状况尤其好。

99艺术网:最近您与曹力和乔晓光有了新合作,是代表画廊开始转型了吗?

李剑光:可以这么说。接触艺术品时间久了,喜欢的作品类型更加广泛,自己的观念也有所转变。随着画廊影响力的提升,我们当然更愿意向大家推介一些个性更加鲜明的优秀艺术家,标志性的举措就是和曹力、施本铭、乔晓光、李晓奇等人的合作,随着这些艺术家展览的增多,推出写实作品展览的几率自然也就减少了。

99艺术网:您在选择合作艺术家上有什么样的考量?

李剑光:未来我希望画廊能够好好地做几个更符合我个人趣味的实力派艺术家,毕竟我们是以架上绘画为主,所以特别看重艺术家的功力、艺术修养和文化深度,所以接下来选择艺术家应该是这样一个方向。

不轻易与年轻艺术家合作

99艺术网:为什么总是只和几位艺术家合作?

李剑光:我不愿选择太多艺术家合作。我觉得这是一种自己做事的风格,我喜欢稳健,或者说是出于一种责任感。做画廊这么多年,艺术家资源太充分了,如果我们愿意,可以再多合作20个、30个画家,但是一旦艺术家多了,精力就分散了,事情做得就可能打折扣,这是我的考虑。如果能够更专注地去跟有限的几位好艺术家合作,就能把事情做得更加到位。

99艺术网:以后会不会选择更多的和一些年轻艺术家合作?

李剑光:应该不会,但可以做一些展览。因为画廊已经有两个年轻艺术家,李晓奇、潘冠群都是80后的年轻人,而且已经和画廊合作好几年了,暂时没有考虑增加新的青年画家。其实画廊和艺术家合作全是缘分,双方应当有一种相互欣赏在,并且相互间能有足够的信任,就如那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合作自然也会无比顺畅。

真正收藏的东西绝不卖

99艺术网:说到画廊不得不提到您的个人收藏,您的收藏之路是伴随着开画廊就开始的吗?

李剑光:对。其实90年代那十年的确买了很多画,可那个阶段只是根据个人趣味把自己喜欢的留下来了,还没有有意识地去做系统收藏,到了2006年,才开始梳理和丰富自己的收藏。

99艺术网:关于收藏您有什么样的原则?

李剑光:肯定是以喜欢为前提。另外,我非常看重艺术家的能力,即使接下来我们经营的主要方向不是写实绘画,我还是认为做为一个好艺术家,扎实的基本功是最基本的,我不太喜欢那种只有观念没有功力的东西。

99艺术网:喜欢能看得懂的艺术?

李剑光:当然。好的艺术为什么一定是别人看不懂的呢?没道理,真正好的作品是能打动人的,画出的东西谁都看不懂就是最好的吗?那是故弄玄虚。

99艺术网:您一直坚持学院派的收藏,这样的收藏体系以后会不会有一个调整?

李剑光:我前年做了一个收藏展,出了一个小收藏集,顺便对画廊史做了一个梳理,最近已经考虑把其中的四、五件调整出去。任何一个藏家都会有这种经历,一个时期非常喜欢的东西,也许再过个三、五年可能就不喜欢了,人永远在学习当中,眼光也会不断地提高。当然收藏是一个特别私人化的事情,我更看重这个过程。

这两年又陆续买了一些自己更喜欢的东西。我计划过两年再做一次收藏展,那次的收藏集里除了之前的藏品以外,还会补充一些近两年新买进的作品。下一次进入收藏集的东西就应该是不再出售的收藏品了。

99艺术网:这个规划大概是在什么时候?

李剑光:再给自己两三年时间,慢慢来,收藏这个事儿是需要耐心的。

99艺术网:在您的收藏里还有一部分古董家具,现在还在做这方面的收藏吗?

李剑光:当然也有。那是自己的另一块生意,但是这几年的时间精力基本上都放在了油画上,虽然如此,只要看见喜欢的古董还是会买下来。不夸口地讲,我收藏的两百件西藏古董家具是全世界顶尖级的精品,那个我是轻易不会出手的。如果出手也只打算卖给某家博物馆。

收藏与经营相结合

99艺术网:您的几种身份,画廊老板,还有收藏家,艺术品经纪人等等,不同的身份怎么给自己定位和转换?

李剑光:实际上这一点都不矛盾,由于我在做艺术品经纪人,我就更有机会拥有艺术家的佳作精品,这一点应该说是得天独厚的条件。做画廊我是这么看,好画廊哪有没有自己的收藏和库存的?

当然,我并不想拥有某个艺术家太多作品,尤其是我们代理的画家,作为画廊来说,一个画家最多二、三件就够了,好的作品应该和大家一起去分享。

99艺术网:做收藏也好,做画廊也好,这么多年有什么是您认为始终会坚持不变的理念?

李剑光:理念就是练就一幅好眼光,然后凭良心做事。在选择艺术家的时候首先要精挑细选,不仅要选择优秀的艺术家,还要发自内心的喜爱这位艺术家的作品,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会有热情的用心推广。如果我自己都觉得没那么喜欢,即使好卖,也选择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