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我以后想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我想当一名警察”“我想当考古学家”……几乎每个孩子对自己的未来都充满了美好的憧憬。要将理想变成现实,离不开职业启蒙教育。
近年来,海南省多所中小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职业启蒙教育课程,让孩子们对未来的职业有了初步了解,让职业启蒙课堂成为每个孩子“梦开始的地方”。
长大后,你想做什么?你小时候的梦想实现了吗?12月5日,教育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普通中小学要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支持和鼓励普通中小学根据实际需要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
目前,海南省普通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开展情况如何?海南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海口滨海九小:大手牵小手 实践能力强
戴上手套、系好围裙,将奶油仔细地涂抹在蛋糕胚上……日前,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以下简称海口滨海九小)西海岸校区五年级学生孔瑞林在海口旅游职业学校的职业体验课堂上学习蛋糕制作。
“这是我第一次学做蛋糕,感觉很激动。我希望自己学会制作技巧后,回家可以亲手为父母制作一个蛋糕。”孔瑞林说。
海口滨海九小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蛋糕。受访者供图
海口滨海九小教研室副主任叶华荣告诉海南日报记者,从去年开始,该校联合海口旅游职业学校,面向五六年级学生开展插花、茶艺、面点制作等职业体验课程。课程设计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着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职业体验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由于插花、茶艺、面点制作无法在我们学校的常规课堂开展,我们将职业体验课堂‘搬’到海口旅游职业学校,邀请旅职校的老师和学生作为助教,让海口滨海九小的学生接受早期职业启蒙教育。”叶华荣表示,这门课程获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在职业体验课上,学生们不仅收获了劳动技能,还能体验到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了解不同职业背后的故事。课后,学生们还会通过参加座谈会、写劳动日记等方式交流总结学习心得。
近年来,除了让学生们到中职学校参加职业体验课程,海口滨海九小还会邀请不同行业的学生家长到学校开展讲座,让学生们接受职业启蒙教育。
五源河学校:家长当老师 课程不重样
跟警察爸爸学习反拐防拐知识,跟机长爸爸学当小小飞行家,跟中医妈妈学习推拿防治感冒……在海口市五源河学校,“家长进课堂”活动备受学生们好评。
“没想到我的一次演讲,会在这么多孩子心中播下飞行梦想的种子。”海口市五源河学校学生家长高玉福说。作为一名民航机长,他今年4月受邀到校开展“小小飞行家”职业启蒙课。课堂上,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提出了许多与飞行有关的问题,对航空飞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课后,该校成立了“五源河小小飞行家俱乐部”,高玉福平时会在微信群里给学生们讲解飞行知识。
高玉福为孩子们讲解飞行知识。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海口市五源河学校举办“家长进课堂”活动已有3年时间,每学期至少邀请3名不同职业的家长给孩子们进行职业启蒙教育。
“‘家长进课堂’活动举办之初,我们也有一些顾虑:家长们愿意走上讲台吗?活动能达到预期效果吗?在学校的发动下,很多班级学生的家长欣然同意到校为学生们上课,活动效果超出我们的预期。”海口市五源河学校德育处主任吴慧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家长进课堂”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家校联系,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了解社会的新窗口。
五源河学校学生家长走进课堂。受访者供图
海南中学:职场初体验 梦想新起航
和小学阶段的初步职业启蒙教育相比,海南省部分中学开启了更加深入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今年,海南省首个高中生涯教育基地落户海南中学。近年来,海南中学作为海南省“新高考”改革课题实验学校,在探索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积累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
扛起摄像机,体验新闻记者的日常工作;走进人工智能科技公司,与团队成员共同策划市场运营方案;走进阿里巴巴公司,近距离感受龙头企业员工的工作与生活……今年暑期,海南中学部分学生在校友组成的“专业导师”护航下,走进杭州、香港等城市的企业、科研基地,接受职业启蒙教育。
“在电视台,我们参与新闻专题制作,撰写新闻稿件,与新闻记者一起实地采访……那一刻,我觉得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了。”为期一周的职场体验活动结束后,海南中学学生曾奕然找到了自己未来的从业方向,更加坚定了未来报考传媒院校和专业的决心。
据了解,海南中学自2014年开始全面启动生涯规划教育,2017年起设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吸纳专职生涯指导教师和各科教师代表40余人,强化生涯教育顶层设计。同时,引入家长、校友、高校、企业机构等多方资源,搭建多元合作平台,让学生们有机会深入接触到不同行业的精英。
在海南中学党委副书记柳海英看来,这种“融入式”深度体验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不仅能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部分行业的发展状况,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还能让学生们对未来的人生充满信心和责任担当。
“让学生们与优秀的职场从业人员和行业领跑者接触,对照‘镜子’,可以唤醒他们内在的学习驱动力,用榜样的力量激发他们不断成长,这背后的教育意义不容小觑。”柳海英说。
延伸阅读>>>
他山之石
职业启蒙教育,看看国外怎么做
英国
学校有专门为3—8岁学生设计的教学大纲,系统地为学生传授职业教育课程。家长会配合学校,有意识地让儿童在入托时就开始培养兴趣爱好。
美国
孩子从6岁开始就接受职业发展的指导。每年的4月22日是“带孩子上班日”,这一天,父母们可以带年满6岁至16岁的孩子去上班,让孩子了解父母的职业,了解真实世界如何运作,理解劳动的价值与意义。
日本
启蒙教育从幼儿教育开始,贯穿整个教育体系,促使孩子从小思考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
如何上好职业启蒙这堂课?
海南中学学生在杭州对外国友人进行主题采访。受访者供图
普通中小学校应该如何更好地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海南日报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采访。
据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副院长李洪山介绍,目前,海南省中小学校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的主要形式为开设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开展职业体验日等活动;让学生接受职业性向测试调查,详细分析学生性格特点及未来适合从事的职业;与中职学校合作开展职业启蒙教育;邀请学生家长到学校讲解其从事的职业,增进学生对该职业的认识和亲近感;组织学生参加寒暑假社会实践,对部分职业有初步的感性体验。此外,为迎接“新高考”,初步建立起‘兴趣、学业、职业与人生’的系统联系,海南省普通高中学校目前均已开设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课程。
李洪山表示,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学生们长大以后不可能人人都成为科学家或者发明家。只要脚踏实地,每个人都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自己的贡献。职业启蒙教育可以让中小学生感受社会发展,切实体会到劳动的意义和劳动者的艰辛,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品质,引导学生了解职业多样性、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树立平等的职业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副院长罗基鸣认为,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职业启蒙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和职业体验水平。比如,可以在日常学科课程中设置职业技术课程内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家庭作用等。具体活动形式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教育活动特点来确定。
“职业启蒙教育不只是学校的教育内容,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共同参与。”罗基鸣表示,职业启蒙教育的场所和资源主要集中在社会各行各业,建立起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是职业启蒙教育的必然要求。相关部门可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持,建立起相关职业或行业的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形成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和有效参与职业启蒙教育的氛围。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沈有禄表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职学校具有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训场所,其技能人才培养过程可以为加强中小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体验提供真实场景,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沈有禄表示,应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普通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通过初步的职业体验让学生们了解目前存在哪些职业以及职业的相关要求是什么,让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发现和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平等对待每一种职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不断评估自身能力与职业能力要求的契合度,选择适合自身兴趣与能力的职业。
为孩子种下一颗人生规划的种子
海口滨海九小学生学习插花。海南日报记者 徐珊珊 摄
“家庭是进行孩子职业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家长应努力成为孩子的第一任职业启蒙老师,为孩子日后的职业发展助力。”近日,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李惠君表示。
“父母是孩子职业启蒙教育的第一任老师,而且是朝夕相处、耳濡目染的老师。父母对待自己职业的态度和努力程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规划。这种影响既先入为主,又影响深远。”李惠君建议,家长们不妨利用亲子共处的时光,借助生活中的各种情境资源,帮助孩子做好以下职业生涯规划功课。
首先,在阅读和观影中认识自己、理解生活。从一个人阅读的书籍和观看的电影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兴趣、个性特点与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可以通过推荐书目和影片等方式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品位,也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阅读和观影情况,引导孩子认识自己。以下这些书籍、影片与自我认知和职业生涯规划相关:古典的《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吴仪芝的《我的生涯手册》;影片《遗愿清单》《叫我第一名》《来自星星的孩子》《摔跤吧!爸爸》等。这些书籍和影片可以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增进他们对生活的理解与悦纳。从孩子日常阅读、观影所认同的文字、角色和台词中,家长可以捕捉到孩子梦想的萌芽,找到激发孩子做好生涯规划的动力源泉。
第二,在职业体验中认识职业与自己。父母可以让孩子到一些职业场所中体验职场责任、环境和规则,让孩子到父母的工作单位去参观或充当小帮手,在寒暑假期间报名参加短期打工活动等。通过以上方式,为孩子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积累职业感性认识,体验父母在职场中的艰辛,提高孩子对自己与相关职业匹配度的觉察,给未来的专业选择和职业定位提供必要的参考。
第三,学会呵护孩子的职业梦想。家长在引导孩子认识职业、定位职业价值的同时,要细心呵护孩子关于未来职业的憧憬和梦想。家长对本职工作充满热情和责任感,收获了成就感、幸福感,那么孩子自然而然也会对此类工作产生美好的印象,并且期待自己也能获得同样良好的职业体验。许多家庭中的子承父业正是源自于此。因此,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留意自己对本职工作的感受和反馈,避免渲染负面职业情绪,积极呵护孩子的职业梦想。
第四,丰富孩子的职业体验。职场实践体验不仅能让孩子获得鲜活的职业知识,还能加深孩子对相关职业的理解,获得职业经验,使孩子的职业启蒙教育从平面印象和干瘪知识走向深入、丰满的真实经验。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为他们提供职业体验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如引导孩子参与收纳、打扫、采购、维修等家务活动,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带孩子参加专业教育培训机构提供的职业体验、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孩子们在模拟的职业场景中获得生动的启蒙教育。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