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海南周刊 | 琼海潭门渔民卢家跃:顺风顺水闯深海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11-14 15:52:37

  琼海潭门渔民卢家跃:

  顺风顺水闯深海 

  文/海南日报记者 袁宇

  凌晨2时许的大海深处,万籁俱寂。一些岛礁旁的水面上停泊着一些小艇。在强光手电筒的照射下,隐约能看到几个潜入水中的琼海潭门渔民的身影。不久,渔民从水下游到小艇边,给艇上的人递上一个装有七八条鱼的大网兜,然后接过一个空网兜又继续潜入水中……这就是琼海潭门渔民独特的捕捞方式——潜水捕捞。

  “收成好的时候,1天能捕到200多斤鱼。”近日,家在琼海市潭门镇的老船长卢家跃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潜水捕捞是潭门渔民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他们通过潜水捕捞,用一盏手电筒、几个网兜就能养活一家人,“这两年,虽然作业方式没变,我们渔民的生活却发生了很大变化。”

  卢家跃说,近年来,琼海潭门渔业发展迅速,渔民生产生活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是在风口浪尖上讨生活,现在渔民造大船闯深海,顺风顺水过日子。”

  造大船

  11月3日11时许,在琼海潭门中心渔港,卢家跃从停泊在港区内的渔船上跳下,稳稳地站在码头上。

  琼海潭门渔民捕捞归来。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自上一次满载归来后,卢家跃在家里休息了将近1个月,每天闲时他都要来港口转一转,看看自家渔船。

  这是一艘长达36.9米的木质渔船,载重量约200吨,船上有厨房、冰柜、淡水舱、储存舱等,安装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还放置着7艘小艇。“造这艘船花了300多万元。”卢家跃说,渔船使用的木材是梢木,专门从东南亚进口,海南岛内没有这种木材,“临高造船厂用了一个多月才把这艘船造出来。”

  这艘渔船是卢家跃的第四艘船,此前他先后驾驶过载重量为10吨、30吨和100吨的渔船。“船就是渔民的命根子,一家人的生活都要靠它。”卢家跃说。

  今年50岁的卢家跃已经在海上闯荡了32年。从18岁第一次和父亲、叔叔登上渔船开始,他就一直在海上耕海牧渔。

  “现在条件好了很多,出海比以前舒服多啦。”卢家跃笑着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海条件非常艰苦,渔船十分简陋,设施也不齐全,没有冰柜、没有电视,“船上的饮食也很简单,大都是容易储存的冬瓜。其他蔬菜、肉类都没法保存,只能是带一点出海。”

  最令卢家跃印象深刻的是,以前出海经常会遇到淡水不足的尴尬。“我们只能用帆布接雨水,然后储存在装淡水的木桶里。”卢家跃说,现在的大渔船有专门的淡水舱,条件比以前好多了。

  年轻时艰苦的出海经历,让卢家跃现在每次出海时都会带上足够的淡水、蔬菜和大米。他将这些食材全部放入渔船上的冰柜中保鲜,“到了海区,下了锚,捞几条鲜鱼上来打边炉,真是爽!”

  “再休息几天,过了台风季,我们又能出海啦!”卢家跃摸着自家渔船的船沿,望向远处的海面,质朴的眼神充满着对下一次远航的憧憬。

  俯瞰琼海潭门中心渔港。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只要肯吃苦,生活不会差。现在有了更大的船、更先进的设备,比我爷爷和父亲当年的捕捞条件好得多。”卢家跃说。

  用北斗

  卢家跃在1997年当上船长。

  “当上船长时,我心里特别自豪。”卢家跃说,船上一般有20名船员,大多是同村或邻村的熟人,“我们大家一起向大海讨生活。”

  卢家跃说,现在渔船大了,抗风能力强了,越来越安全,渔民能更安心地到深海捕捞,“远洋捕捞带回来的石斑鱼、刺泡鱼等价格好,我们的收入也会高些。”

  6年前,卢家跃的渔船在台风过境时发生故障。“那是上一艘渔船,满载量约100吨。”卢家跃说。

  当时,卢家跃从潭门出海才2天,他将船驶入附近的港口内避风。但是,由于风浪太大,港口内的一些钢质船走锚,撞坏了卢家跃的渔船,随后进水沉没。他说,“船沉的时候我感觉天都要塌了。”

  值得庆幸的是,卢家跃的渔船损失很快获得赔付。“保险公司赔了一部分,再加上我自己又筹了一些钱,很快就造出了现在这艘更大的船。”

  为了丰富渔民出海时的文化生活,我省大力推进“南海渔船通”,通过在渔船上安装船载卫星广播电视接收设备,让渔民能在海上通过电视收看电视节目。

  “以前可没有这么好的条件。”卢家跃说,过去,船员们的娱乐消遣活动就是打扑克牌、听音乐以及看旧报纸,“有了‘渔船通’,我们能看到最新鲜的电视节目,及时了解时事要闻。”

  渔民在海上可以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导航,如果发生意外事件,船主还可以通过系统迅速启动一键报警、短信息互通等功能与渔政部门取得联系。

  渔民们习惯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称为“千里眼”“顺风耳”,“因为它能让我们与岸上沟通、和家人联系,还能发送各种预警信息等。”卢家跃说,渔船上都要安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渔民们把它当作“护身符”,“现在手机上也能安装相关的App,可以显示天气情况、船舶位置等信息,非常方便。”

  爱海护海

  “我们常去深海捕捞,那里有很多石斑鱼、刺泡鱼、龙虾、青衣和黄衣等。”卢家跃说,远洋捕捞一次一般需要40天,“时间长,收获也大。那里有一种‘石头鱼’,在市场上很抢手,能卖到100元1斤。”

  卢家跃所说的“石头鱼”,学名叫作玫瑰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