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教科书大变脸 海南中小学启用新教材啦!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9-17 15:31:40

  2019年秋季新学期,我省中小学启用新教材——

  教科书大变脸 教与学如何变

  新学年开启后,海南中学高一学生学习新教材。通讯员 董新 摄

  开学前,出版发行人员打包统编语文教材。见习记者 封烁 摄

  海南日报记者 计思佳 陈卓斌

  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启后,我省中小学教材迎来大变革。今年9月开始,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在北京、天津、辽宁、上海、山东、海南6个省(市)率先使用。同时,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统编教材,也在今年秋季学期实现小学、初中所有年级“全覆盖”。

  新教材有哪些新亮点和新变化?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时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变化?日前,海南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省教育研究培训院(以下简称省教培院)专家和我省部分中小学教师。

  导向性更强——

  话语方式创新,学会讲故事

  新教材投入使用后,我省中小学教师普遍反映,新教材坚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核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材中。同时,教材内容由近到远、由浅到深、由易到难,从生活逻辑来构建知识体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省教培院副院长罗基鸣表示,统编教材是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导向性、创新性、统筹性、权威性更强。新教材重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育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是新教材的导向。新教材以核心素养为纲,重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传承经典内容,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明确学什么、怎么学。统编教材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编写过程中,由专家委员会全程指导,编写团队广泛听取意见,严谨的编写过程让教材更具权威性和代表性。

  “新教材适应新形势、新条件、新任务,加强内容素材创新、话语方式创新、方法手段创新,学会讲故事,做到了润物无声。”省教培院中学思想政治教研员邓楚军以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材举例说,新教材通过讲述中国革命的具体历程,集中阐述革命文化。同时,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增强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

  结构内容变化大——

  语文古诗文占比更高,历史涉及文化名人百余位

  据了解,新教材的结构以及内容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呈现出整体构建、分块安排教材内容,更加注重文化积淀的特点。

  “过去的高中语文教材按照记叙文、议论文、诗歌、杂文、文言文等不同文章体裁进行单元划分。新教材则是每个单元设定一个人文主题,里面包含了各种体裁的文章。”海口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教师谭嘉璐以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为例,这个单元以学习为主题,第一、二篇分别为荀子的《劝学》和韩愈的《师说》,均为文言文;第三篇为毛泽东的《反对党八股》,为政论文;第四篇为鲁迅的《拿来主义》,告诉大家要学会“扬弃”,是现代文、杂文;第五、六篇分别为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读书:目的和前提》以及中国翻译名家王佐良的《上图书馆》,为名家随笔。“每个单元文章体裁跨度很大,在文章的选择上也实现了点面结合。”

  谭嘉璐认为,在内容上,新教材更关注人的内在情怀和素养提升,达到了底蕴和实用相结合、书香和生活相契合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从小学到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代诗文占比越来越高。“整个小学阶段安排了129篇古诗文的学习,这些古诗文要求学生熟读成诵。除了古诗词、古代寓言、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外,新教材还从名言警句、谚语、传统蒙学读物中选取符合当今时代特点、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省教培院小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关心凤说。

  此外,海南多位高中历史教师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中历史科目的统编教材系统展现了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共涉及历史文化名人100余位,思想、科技、文学等著作80余部,四大发明、天文历法、医学、数学等重大发明创造50余项,以及书画、音乐舞蹈、雕塑、器物等艺术作品40余件,内容比过去更加丰富,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怎么教?怎么学?

  努力架起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桥梁

  拿到新教材后,老师应该怎么教?学生应该怎么学?这些都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对此,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语文教师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