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海南周刊 | 中科院院士、福建农科院水稻专家谢华安近50年来往返琼闽从事南繁育种工作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8-26 14:39:11

  中科院院士、福建农科院水稻专家谢华安近50年来往返琼闽从事南繁育种工作

  半个世纪,赴一场“种子”之约

  文/海南日报记者 易宗平

  缕缕白发映衬着绿油油的稻浪,从眼镜望出的目光富有穿透力,双手轻抚着稻穗进行观测和比对。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农业科学院水稻专家谢华安在田间地头工作的场景。

  祖籍福建省龙岩市的谢华安,近50年来,无数次赴海南从事水稻育种工作。他领衔研制的“汕优63”,从1986年起,连续16年创下了杂交水稻推广速度、年种植面积、累计种植面积、增产稻谷总量四个全国之最。

  志在千里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今年78岁的谢华安,仍然坚持往返琼闽之间,长期从事南繁育种工作。

  在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谢华安(右一)和科研人员在查看水稻长势。 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挨饿”成为水稻研究的初始动力

  现在大多数中国人的饭桌上,丰盛自不必说,部分小孩还要被长辈追着喂菜喂饭。

  然而,青少年时期的谢华安却吃不饱、穿不暖。1941年,他出生后,父亲为他取名“华安”,寄托着中华平安、民众幸福的美好愿望。

  “我年轻时经常吃了上顿缺下顿,现在好了,水稻等农作物稳产高产,中国人不会饿肚子了!”近日,谢华安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让大家都能吃饱饭,是我的奋斗目标。”

  彼时的挨饿记忆,成为一位水稻专家永志不忘的前进动力。

  因为这种动力,他甘于吃苦耐劳。

  1972年冬,谢华安首次踏上海南的热土,开始了近半个世纪的南繁生涯。当年,他是从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派往海南的。

  尽管一直戴着草帽或斗笠下田,但海南强烈的紫外线,仍然让人感到浑身灼热,几年下来,阳光在谢华安的脸上打下了深深的“记号”——黝黑。有一年,他回到福建老家,成天在田地里劳作的父母一见面就惊奇地问:“你小时候长得并不黑嘛,现在怎么比我们俩还黑?”

  这种黑,吸纳了多少骄阳,流淌了多少热汗。“作为水稻科研人员,我们有责任提高水稻产量。”谢华安说,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水稻亩产在100公斤左右,如此低的产量没法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除了依靠中国人自己,加快研制出质优量高的新品种,别无选择。

  因为这种动力,他始终谦逊质朴。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1年,谢华安在海南培育出由“明恢63”和不育系“珍汕97A”杂交而成的“汕优63”。这是可以抗稻瘟病的杂交水稻良种,经当年试种测试,亩产超过600公斤。

  1986年,“汕优63”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种植。一直到2002年,这个品种在全国的杂交水稻推广速度、年种植面积、累计种植面积、增产稻谷总量上,均处于独占鳌头的地位。东南亚一些国家大面积种植后,称赞“汕优63”为“东方神稻”。

  近年来,谢华安主持育成的Ⅱ优航1号百亩示范片头季稻,经现场测产验收平均亩产达815.4公斤,最高亩产达904.3公斤。

  面对社会各界的盛赞,谢华安就像一株沉甸甸的稻穗,向着大地,质朴而谦逊。他坦陈:“我不敢有一点点骄傲,因为这是团队的共同努力,得到了相关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路遇眼镜蛇,借住“棺材屋”

  40多年前,刚刚从福建来到海南时,谢华安面对的困难非今人所能想象。

  在三亚崖城的一个旧仓库借住期间,谢华安每晚在充满着化肥、农药、机油混合的味道中入睡。由于地处偏远山野,且仓库年久失修,蚊子、苍蝇、蟑螂、老鼠、毒蛇等在周围出没。

  有一次,谢华安从水稻试验田回仓库的山路上,差一点踩到一条眼镜蛇,吓得他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了,半天才恢复平静。好几天,他在仓库内外、山路上,都忍不住要先“侦察”一番,以免再次遇到毒蛇。

  受命来到海南从事南繁育种研究,对于不服输的谢华安而言,就像中国象棋里过了河的卒子一样,只能进不能退。

  那条有毒蛇的山路还得走,这是当年那个热血青年十足的干劲和斗志。

  那块倾注了希望的试验田还得去,这是当年那个水稻科研工作者毫不松懈的攻关精神。

  隔了一段时间,谢华安的居住条件有了一些改善,当地一位阿婆将自己的一个房间借给他暂住。不过,当他来到房间时发现,尽管这里条件比旧仓库要好,但这是阿婆存放棺木的地方。

  童年时期就对棺木有些害怕的谢华安,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很快将书籍等资料和炊具搬到了这里。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 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心境平和天地宽。

  白天,谢华安到试验田里观测水稻长势等情况;晚上,他回到房间里专心看书、整理资料。空置的棺木由于能防潮、防虫、防鼠,成为他保存一些重要书籍和资料的“保险柜”。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谢华安长期主持三系杂交稻和超级稻育种,在“恢复系亲本的选择技术”“测交配组技术”“抗瘟性筛选育种程序”和“杂交水稻中稻制种技术”等方面成果丰硕。他带领团队,不但育出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亿亩的水稻良种“汕优63”,而且育出特优航1号、Ⅱ优明86、Ⅱ优航1号和Ⅱ优航2号等新的超级稻品种。为此,他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陈嘉庚农业科学奖等十多个科技成果奖。

  为海南的绿色发展献计出力

  在海南长期从事南繁工作的谢华安对海南充满了感恩之情,海南人民的友好和热忱,令他终身难忘。

  谢华安回忆说,在住的方面,海南农民们自发为南繁科技人员搭建木床,甚至让出他们自家房间;在吃的方面,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尽管粮食供应紧张,不少人很久没有吃肉“打牙祭”,但当地政府坚持每个月给每位南繁人员供应半斤肉。

  一张木床,半斤肉食,十足情谊。

  作为三亚市院士联合会成员之一,谢华安积极为三亚乃至海南农业的发展献计出力。

  尤其在种业安全和标准方面,谢华安明确提出:超级品种、绿色育种要符合“四性”,即丰产性、优质性、抗性和广适应性。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南繁足迹跨越近半个世纪的谢华安表示,要定期组织院士与海南本地人才合力攻关,发挥好院士联合会的智库作用,不断做好科技创新与转化,为海南的绿色发展提供科技保障,为中国种业走向“一带一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