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世锦赛日前落幕 中国队以16枚金牌雄踞金牌榜榜首 陈艺文在女子一米跳板决赛中夺魁
这位世界冠军是咱海口妹
陈艺文在今年的游泳世锦赛领奖台上。 (本版图片均由陈艺文家长提供)
陈艺文国内锦标拿过无数。
7月28日,第18届国际泳联世界游泳锦标赛在韩国光州闭幕,中国队雄踞金牌榜榜首。在收获的16金11银3铜中,中国跳水小将陈艺文在女子一米跳板项目中以优异成绩摘金。令海南人民惊喜的是,为国争光的陈艺文是海口人。
南国都市报记者 田春宇
作文都不离体育话题
“我经常看跳水的比赛,孩子跟着看,她后来对体育格外感兴趣。”陈艺文的妈妈说,陈艺文的爸爸是地道的海南人,她祖籍广东湛江。陈艺文1999年出生在海口,8岁前就跟文艺有缘,学跳舞、拍广告,甚至还参演过电视剧。后来孩子对体育的执着和热爱越发凸显,“作文都离不开体育话题,关注的是姚明等体育明星。”陈妈妈回忆,直到在陈艺文8岁那年随她回湛江老家探亲,遇到了时任广东跳水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的老邻居吴国村,她萌生了让孩子学跳水的念头。
陈妈妈找到奥运会冠军何冲的启蒙教练钟权生,咨询是否合适让陈艺文学跳水,但因孩子年龄偏大,被钟教练婉拒了。“学跳水的孩子一般都是五六岁开始训练,最晚也得七岁,但艺文当时8岁多了。”陈妈妈回忆说,当时女儿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她又找到吴国村。由于孩子的身体条件不错,从此便走上了跳水之路。
“需要坚持练习半年再看看。我决定赌一年,于是回海口给孩子办了转学。”陈妈妈说,这个决定意味着孩子小小年纪不仅跟父母分离,还要每天学习与练习跳水不耽误,考验严峻。
就这样,懵懂的陈艺文在考验与挫折中一点点地走过来,这期间,坚持是最重要的。
“前期是父母的坚持引导很重要,当然孩子自身对这项运动的热爱才是根本。”陈妈妈说,当时孩子小,难忍与父母的分离,每天打电话都说想家,这让她非常焦心,当即决定前往湛江陪读。后来却被告知,在湛江赤坎区体校学习不到半年的陈艺文被选入中山跳水队。
挫折之后练得更狠了
成长都是挫折中练就。由于开始学习年纪较大,所以不能像别的队员那样循序渐进,陈艺文只能基本功和跳水动作一起练。
第一次参加广东省的比赛时,陈艺文才开始练习跳水几个月,基本功自然比不了其他选手,成绩不甚理想。赛后,好强的陈艺文大哭一场。但她有着不服输的精神,越挫越勇。从那以后,她的训练更狠了。
比赛、训练循环往复,陈艺文在领导和教练们的辛苦栽培下,通过一次次比赛中锻炼出更高水平,随之进入广东省体校(惠州)集训,2012年又被选拔上了广东省队。2014年,陈艺文正式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在省队期间,她除了每周两天的文化课以及周日休息的一天,其余时间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中。
“在惠州集训时,在室外,夏天炎热,冬天寒冷,小艺文身上小伤不断。看到孩子身上的淤青,我心疼也不能哭,每次电话或者见面,都只能说一句注意安全。”陈妈妈说,看到孩子对跳水的热情,她们选择“狠心”地舍得。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10月,陈艺文在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夺得女子一米板、三米板双冠;2016年6月,在全国跳水冠军赛中获得女子一米板冠军,这场比赛同时也是2017年国际泳联世锦赛的选拔赛。全国大赛中频频摘冠也让陈艺文敲开了国家队的大门。
在陈爸爸眼里,陈艺文的跳水生涯都是女儿的好强心在促使她坚持和享受,但直到进入国家队,在教练和周边师姐的带动下,孩子才真正萌生了“为国争光”的目标。
盼代表国家参加奥运
然而,优异的表现背后并非一帆风顺。
陈爸爸拿着女儿数不过来的奖牌,满脸自豪。他回忆起孩子成才过程中的辛酸。原来,陈艺文曾有一段叛逆期,对于枯燥的跳水萌生退意,对教练不理解、不配合,这令他们夫妻两个一度怀疑自己当年的决定是不是错了。
“我说既然这么不满意,就别跳了,但真让她离开跳水,她又舍不得。”陈爸爸说,那一年多时间里,他们夫妻两人都在焦虑度过,并且成了“空中飞人”,跟着孩子全国各地飞,每个月一次陪伴。
为了及时掌握孩子动态,陈爸爸绞尽脑汁,几乎与她队里的同伴成为“话友”,“只能侧面去打听孩子的生活状态和喜好。不懂的就上网研究,就为了跟孩子少点代沟,让她感受到我们的关爱。”陈爸爸说。
陈妈妈回忆起对陈艺文触动最大的一次失利。那是2017年中旬,陈艺文正式成为国家跳水队队员,之后她第一次参加世锦赛。这也是她第一次参加如此高规格的国际比赛,但因紧张得走起路来“两条腿直打架”,与奖牌擦肩而过。
“她知道这让我们难过,给我们说对不起。”陈妈妈说,第四名的成绩,陈艺文很难接受,他们夫妻二人只能通过电话帮助她调解心态,“我们聊了一整夜,自此感受到了艺文发自内心的转变。”
之后,陈艺文训练更加精益求精,加上长期积累的经验,2018年6月,陈艺文拿到了人生中第一个世界冠军——第21届国际泳联跳水世界杯男女混合全能冠军。上月底,她再次参加世锦赛,终于弥补遗憾,不负众望拿下了个人一米板金牌。
正是因为父母细致入微又进退有度的关爱,令陈艺文的成长有了原动力。
“我们从来不给孩子压力,每次都是结合她的能力,综合分析参赛选手的水平,然后给她定个适当的目标。但现在她给自己定的目标很高,她希望能代表国家站上奥运舞台。”陈爸爸说。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