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3日上午10:00,第六届湖北美术节在湖北美术学院昙华林艺术区美术馆一楼开幕。作为湖北美术节展览项目之一的“墨分五色——中国当代80后水墨艺术展”于同一时间在湖北美术学院昙华林艺术区美术馆四楼展厅开幕。
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邓长青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
开幕式会场
领导、嘉宾与墨分五色参展艺术家合影
墨分五色——中国当代80后水墨艺术展
前言
2012年夏,借第二届湖北美术节的平台,我曾策划过一场以“墨分五色”为题的“70一代水墨艺术的现实状况”展,邀请来全国各地二十多位70后水墨艺术家相聚武汉,当时我也曾说:这批新世纪以来成长、成熟的画家,在新的水墨画格局中是承先启后的。
事实也如此,相对上世纪80年代,弄潮儿们有许多是对着洋画册摆布水墨材料的,因此,即便是对水墨无感,也能无悬念的成为一个当代艺术家。但对70一代水墨画家来讲,图像与观念的套路已不再新鲜,绘画开始向个人的原点回归。正因为如此,早在2006年,我也曾为他们在《美术文献》策划过一个名为“水墨的欲望”展,而参展艺术家们,现在已是活跃于当代水墨画坛的中坚。
本次80后水墨展的画家名单,是由展览艺委会的成名艺术家委员们分别提名推荐的。换言之,这批参展80后画家,作为那些当代名家们曾经的、或在读的硕、博士生,或可以呈现出不同学术渊源中的差异性创作面貌。
但换个角度来看,信息化时代以来,水墨画创作通过地区和师承所反映出来的某种面貌差异,正在急剧的消解,而师辈们曾经的探索,也只能被视为新的传统之一,直接的取法,倒似乎是创作过程中的大忌。在这种情况下,不同院校的求学,只是一种个人的经历,或只是一种接受熏陶的契机。而自70后以来,所有水墨画家都无一例外在各个院校完成学业,因此,再来大而化之的讨论相对“传统私教”而言的“学院派”,就已无实际意义。
于是,对于80后一代的水墨画创作,另外一个因素的作用,或许就显得更为突出了,那就是古典艺术遗产的重新审视。
近十几年来,博物馆系统的藏品展,出版业的画册影印,让海量的传统绘画作品重新回到大众视野,因此在80后水墨画家的经验世界里,当代艺术现状、现实生活感受、传统艺术样本,汇集而形成为相对完备的创作生态。同时也使得每一个个体的画家,能够以尊重自己的方式,形成了更为多样化的创作取向。
因此我也相信,80之后的水墨艺术,将会让人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成熟感,而面对当代越来越多样的“艺术”媒介,绘画的艺术方式,正因为少却了许多观念的纠结,反而会变得更加的单纯。尽管在这一代画家那里,我们似乎很难看到宏大叙事的介入和企图,但独立自主的创作与回归艺术本体的专注,却可以让我们听到更多来自画家个人的真切的声音。
就此而言,继续借用“墨分五色”一词,也恰恰可以表明水墨画创作的特定艺术语境与当代个性纷呈的事实。80年代理论家们好谈“终极”,曾让画家们无所适从,而我始终认为,绘画难有“终极”二字,因此也更无“终结”一说,因为它永远只是一种个人天赋的艺术感悟与表达而已。
沈 伟
2019年5月于武昌昙华林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