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原来如此 人物品评篇 李太白无缘品白酒

文章来源:华夏艺术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5-06 09:02:24
李白的酒量当然了得:“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斗酒诗百篇”,这是中国人心目里的一个最为动情、最为完美的故事,不需要过多的想象,我们就会为大唐时代诗人们白衣飘飘的绝代风华所倾倒,其实这里面既有误会也有后人添加的虚构成分。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的是,在唐朝,白酒还没真正出现。一般认为,中国的酒有五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中国酒以生长霉菌为主要微生物的酒曲为糖化发酵剂,以复式发酵、半固态发酵为特征。所以,早期的酒在酿制方法和口感上更接近于今天的黄酒。目前流行的白酒的酿制技术到元朝才渐渐成熟,在明清时代,白酒才逐渐取代了黄酒,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主力。
 
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唐朝的诗人和宋朝的土匪都可以大碗喝酒。虽然黄酒喝多了照样不好受,但是它的口感、酒精度数和对肠胃的刺激程度却与白酒完全不同。
 
因为黄酒的酒精度数低,所以文人来了兴致就可以肆无忌惮地狂饮。即使这样,唐朝诗人的酒量也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大。现在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李白斗酒诗百篇”中的“斗酒”到底有多少酒。
 
根据古代的容量标准来换算:1斛=10石,1石=10斗=120斤,一斗也就是12斤左右,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斤是市斤。以目前中国大陆市场上流行的瓶装啤酒620毫升的净容量来折算,所谓的斗酒也就是约等于目前九瓶啤酒的净含量。因此,李白的斗酒之量虽然依然很厉害,但我们知道了“斗酒”的容量,知道了这酒的度数之后,也许我们会对李白的酒量有新的看法和感受。
 
既然酒的度数不高,喝的酒又不是太多,所以饮酒者胃里不难受,而大脑恰恰正兴奋,碰见李白这样才华横溢的人,写个几十首诗岂不是小菜一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