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由天津交响乐团倾力打造的“中国之春”杜鸣心作品音乐会在天津音乐厅上演。在著名指挥家、天津交响乐团名誉团长王钧时的执棒下,天交精彩演奏了《鱼美人》《红色娘子军》等多首杜鸣心作品。此次,91岁的杜鸣心与81岁的王钧时的合作为观众津津乐道,两位老人携手奉献了一场极具中国韵味的精彩演出,也向观众展示了老一辈作曲家炉火纯青的技艺和爱国向上的情怀。
在采访中,已91岁高龄的杜鸣心对本报记者开门见山地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走过70年,现在我们迎来了祖国最辉煌的时代。在这个节点,第一次跟天津交响乐团合作音乐会,我非常高兴和荣幸。”
这场音乐会在曲目选择上也体现出杜鸣心一贯的情怀,除人们耳熟能详的《红色娘子军》外,还选取了《鱼美人》和爱国主题的《中国之春》。他向记者介绍,《鱼美人》是他在新中国成立10周年时创作的,和今天跨越了60年的时光,这首作品见证着祖国的发展。
杜鸣心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作曲家,从上世纪50年代起,他和一批同仁艰苦创业,为现代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上下求索。他参与创作的《鱼美人》《红色娘子军》等代表作品,都是用西方技法表达中国音乐的典范,不但成为几代国人心目中的经典,也使西方读懂了中国故事。杜鸣心对记者说:“西方现代技法传到中国,我们学习和借鉴都是可以的,但作曲家首先要站在中国本土的立场上。应该让西方技法‘为我所用’,而不是用它代替中国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作曲家要了解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传统和中国人的欣赏习惯,把它们与西方现代技法有机结合。如果一味写现代技法的音乐,你的作品没人听得懂,也没有人喜欢,这就失去音乐创作本身的意义了。”
杜鸣心还是一位桃李满天下的名师,他的学生如王立平、郑秋枫、叶小纲、徐沛东等都是当代重要的中国作曲家。言谈中,他多次勉励青年作曲家要沉下心搞创作,要写出真正的现代中国民族音乐。
虽然已是鲐背之年的老人,但除了腿脚稍不灵便外,杜鸣心依旧思维敏捷、精神矍铄,这与他的艺术态度和生活习惯是分不开的。他告诉记者,从五十岁起他每天坚持做保健操,同时,保持愉快、豁达的心态,不为鸡毛蒜皮的事计较。而在艺术创作上,杜鸣心对观众有一颗敬畏之心,他说:“我们创作作品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和中国听众做一种情感上的交流,如果做不到这点,创作就没有意义。”近年来,杜鸣心一直在进行创作,他还向记者透露:“在我有生之年,我还要创作一部自己想写的作品,题材和内容暂时要保密。”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