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社区地下空间变身安全宣教中心

文章来源:华夏艺术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4-08 20:57:47
一阵钢琴声悠悠响起,两扇铜门缓缓打开,身穿黑衣白裙的合唱团员踏步而出,轻轻吟唱着歌剧《长征》的旋律。昨天13时30分,国家大剧院歌剧院门前的橄榄厅里,一场热闹的“嘉年华”准时上演,提前为4月10日开幕的国家大剧院歌剧节·2019暖场热身。
 
几个歌剧的经典选段唱罢,两侧电梯上,身着华丽衣饰和假面的“贵族青年”鱼贯走下,他们正是来自威尔第歌剧《假面舞会》的剧中人。随后,大剧院历年制作的《图兰朵》《长征》《金沙江畔》《白雪公主》等歌剧中的角色一一盛装登场,从观众身边打着招呼经过,橄榄厅和北水下走廊这片公共空间化为了T台秀场。“原来都是在歌剧院里看演出,演员们在舞台上,今天我第一次靠得这么近,看清了这些服装上的很多细节,做的真的非常精致”,王俏和其他许多观众一样,手机快门按个不停。等待着大家的惊喜还有很多:服装秀过后,歌剧院中的《假面舞会》彩排拉开序幕;西咖啡厅前,一位歌唱家伴着一架钢琴,歌剧“快闪”不期而至;东咖啡厅一侧,小朋友们正兴致盎然地用彩泥捏着白雪公主……
 
国家大剧院歌剧节已经举办了11个年头,但“嘉年华”这样热闹又有参与感的形式还是第一次出现。“我们希望能为今年的歌剧节吸引更多的关注”,大剧院副院长赵佳琛介绍,“歌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包括音乐、表演、舞美等很多内容,邀请观众来参加‘嘉年华’,也是希望大家能360度了解歌剧。”在昨天“嘉年华”的现场,本届歌剧节正式公开了展演剧目。4月10日至8月4日,116天里,11台中外歌剧剧目、歌剧音乐会演出以及歌剧主题普及活动将轮番登台。
 
为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中国原创作品在今年的歌剧节中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4月24日,由江苏大剧院、江苏省演艺集团联合出品的原创歌剧《拉贝日记》将重现南京大屠杀的悲惨历史,表达对杀戮的愤慨和对大爱与和平的赞颂。无锡市歌舞剧院带来的歌剧《二泉》将于5月22日至23日亮相,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王宏伟将唱响民族音乐家阿炳饱尝苦难、追求光明的生命之音。6月12日至13日,中央歌剧院将带来描绘文学家萧红跌宕命运的同名作品《萧红》。7月30日至8月4日,国家大剧院原创中国史诗歌剧《长征》将迎来第八轮演出,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阎维文、王宏伟等将再次唱响长征壮歌,缅怀革命先行者。
 
在世界经典歌剧方面,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歌剧《采珠人》将在5月15日至19日迎来首演。作为比才的第一部歌剧作品,创作于1863年的《采珠人》是除了《卡门》之外至今上演最多的比才歌剧,剧中两位男主角的二重唱“在殿堂深处”是西方歌剧中最著名的唱段之一,旋律优美而深情。本版《采珠人》由大剧院与柏林国家歌剧院联合制作,德国著名电影导演维姆·文德斯、歌唱家奥尔迦·佩列嘉琪科都在主创阵容之中。另外,《假面舞会》《图兰朵》《霍夫曼的故事》等观众“喜闻乐见”的剧目都将在歌剧节期间复排上演。大剧院驻院歌剧演员还将带来系列歌剧音乐会,集中演绎经典歌剧的华彩唱段。
 
艺术普及活动也将与演出并行。歌剧节期间,“周末音乐会”特别策划了歌剧板块,“经典艺术讲堂”、“走进唱片里的世界”也准备了《中外歌剧声乐作品赏析音乐会》《锡兰海边的爱情——聆听比才歌剧〈采珠人〉》等讲座活动和“歌剧魅影”系列讲解。此外,“歌剧盛宴——2019世界著名歌剧院巡礼”展览也将持续展出。“国家大剧院国际歌剧电影展”、“歌剧电影进校园”还将结合影片展映、艺术沙龙等活动,继续向更广泛的观众群体推广歌剧艺术。
 
快访
 
王宏伟
 
“形象大使”亲历中国歌剧发展
 
著名歌唱家王宏伟是本届歌剧节的大忙人,身负《二泉》《长征》两部作品的他也在昨天的“嘉年华”中被正式公布为国家大剧院歌剧节·2019的形象大使,“大剧院和我都希望能借这次歌剧节的机会,让更多的观众关注和了解歌剧。歌剧毕竟是一个舶来品,欣赏它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基本的音乐素养。”王宏伟觉得,“形象大使”更多的只是一个头衔,怎么向更多的观众普及歌剧知识,正是他和所有艺术家们接下来需要做到的。
 
2008年,王宏伟第一次在大剧院演出歌剧《米脂姨婆绥德汉》,此后,《运河谣》《长征》《尘埃落定》《二泉》等作品纷至沓来,11年来,王宏伟亲历了中国原创歌剧的发展,“11年前,歌剧的从业人员都不像现在这么多。我们制作一部歌剧,甚至不知道它的舞美该怎么做,词曲作家们写歌剧,也不太了解到底是什么结构。那个时候观众的反应也是不咸不淡的,完全没有现在这么热情。现在大剧院每次上演歌剧,不管是原创的还是经典的,上座率都在八成以上。”在王宏伟的印象里,去年是中国歌剧的“井喷年”,几十部原创作品争相涌现,放眼世界都是难得的壮举,而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在看一部真正的剧,比如它的音乐、剧情和舞美,大家开始把艺术回归到理性的状态上来。”如今,除了国家大剧院,其他院团也产出颇丰,全国许多城市也建起了自己的剧场,王宏伟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让更多的歌剧落到舞台,让更多观众走进剧场。”
 
王凯
 
希望更多人关注歌剧本身
 
去年年末,一档名为《声入人心》的节目走红,带火了相对小众的声乐圈。吸粉无数的几位首席中,就包括大剧院驻院歌剧演员王凯。在昨天的“嘉年华”现场,王凯每走几步,就会被热情的粉丝围住签名,“我去参加这个节目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希望能把我所学的西洋美声歌剧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语言结合。”王凯知道,很多年轻人因为《声入人心》开始走进剧场了解自己喜欢的演员,他期待着将来有一天,这些观众能够把这份热情转化为对古典音乐和传统文化的喜爱,更多地关注艺术本身。
 
王凯迄今已在大剧院原创歌剧《长征》和《金沙江畔》中留下了相当不俗的表现。他坦言,不同于电视节目中片段式的展现,真正演一部歌剧“非常难。《长征》四个半小时,对谁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你要注意配合合唱团和乐团,还要注意导演告诉你的动作、和其他演员的对手戏。大家可能就来看一两场,但我们要准备两三个月。”在与阎维文、王宏伟等前辈的合作中,作为青年演员的王凯受益匪浅。“比如《长征》,整个排演过程两个多月,阎维文老师是最认真的,来的最早,走的最晚,排的最多。这种大艺术家身上的严谨和职业精神,让我们后辈学习了很多很多。”本报记者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