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狗辞旧岁,金猪送春来。时光如白驹过隙,寒假转瞬即逝。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寒假的“寻找年味儿”闯关之旅吗?为了营造春节美好、祥和的节日气氛,让孩子们充分感受“中国年"的喜庆氛围,了解“年”的习俗,平山县胜佛小学陆续开展了一系列春节传统文化教育系列活动,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年味儿”!
在本次活动中,平山县胜佛小学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书法、摄影、绘画、手工多种形式的活动,努力激发每个孩子的兴趣,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尝试的机会,力求在活动中让孩子们深入品味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充分感受欢乐祥和的的节日氛围。
学校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为宗旨,将迎新年活动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写春联、做灯笼、拍美照,写美文等活动,让孩子们在认识和感知节日的同时,了解我国的传统习俗,增强他们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包饺子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特有的民俗传统。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在此次的“包饺子,迎新春”活动中,孩子们个个精神抖擞,兴致高昂,使出了十八般武艺,捏出了造型各异的饺子。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不仅知道了饺子的来历和制作方法,同时在家中与家人一起包饺子,感受了节日的温暖,那其乐融融的场面,也是一种温情的陪伴。
年画,俗称“喜画”,是中国古代一种寓意吉祥的形象。俗话说“不贴年画,不算过年”,年画一种中国民间特殊的象征性装饰艺术。爱画画本就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更是赋予了年画不同的意蕴。在本次年画作品中,不仅有对传统年画的传承,也有一定程度的创新,形式变化多样,内容广泛。孩子们自己的独立创作,从儿童的视角和思维,描绘出一幅幅富有年味的作品。
窗花是中国传统艺术——剪纸的种类之一,是人们在过新年时贴在窗户上的吉祥图案。孩子们用灵巧的小手剪出了造型各异、形象逼真、色彩艳丽的窗花。有雪花、有五角星、有福字、有花盘、有各种花朵、有可爱的小动物等各种手工制作,一幅幅精致的作品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迎春气息。
当然传承是为了更好的发扬光大,为了进一步传播民俗文化,加大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学校又陆续开展了“迎新年手抄报”、“赏春联、写春联”“今年过年禁放烟花”等活动,力求让孩子们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民俗文化的普及和传播,能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树起民俗文化之根。
手抄报图文并茂,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本次的创编“节日手抄报”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参与,认真学习节日文化,搜集节日资料,深入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通过自编的“节日手抄报”,手抄报内容和形式各异,从不同方面表达了孩子们喜迎新春的美好愿望,展示了节日收获和感悟,进一步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从手抄报的版面设计来看,本次的“节日手抄报”较高层次的展现了平山县胜佛小学孩子们的书写能力、用色和报面排版能力。看着一张张让人赏心悦目的手抄报——版面整洁,书写工整美观;板块设计大方合理,结构优美,板块之间松紧有致;主题明显清晰,大字描绘活泼可爱;版面颜色活泼、有趣。在了解民俗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了孩子们的审美、编辑能力。
在浩瀚的中国历史长河里,留下了许多和春节有关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和春联,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学校不仅鼓励学生积极收集并欣赏春联,并赋予孩子们展示自我的舞台,引导孩子们以书写、创作春联,以此来加深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和对年味的追寻。学校专门组织学生在校园欣赏这些千百年来流传至今的文化瑰宝。红红火火的对联,或稚嫩或成熟的笔触,展现了孩子们传承和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也展现了我们书法特色学校的风采。
此次活动中,充分调动起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学校共收集学生书法作品千余副,手抄报五百多份,优秀摄影作品三百余张,经过老师们的认真筛选和公开评审,共涌现出一百多份优秀作品,获奖人次98人次。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平山县胜佛小学希望通过“寻找年味儿”传统文化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充分感受身边的年味。学校的操场四周、宣传栏、长廊边到处是观看手抄报、年画、窗花的身影,到处是欣赏春联和古诗词的孩子们,他们体验着传统春节活动的热闹氛围,感受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进而对加强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